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突刺 !
中国的军用手枪的历史也很长在抗战时期和国共内战除了十几万支毛瑟军用手枪(盒子炮以外)还有一部分美国和苏联援助的手枪当然也有少量缴获的日本垃圾南部手枪(俗称王八盒子)。在抗战时由于初期和中期国军火力太弱毛瑟手枪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近距离连射武器的不足。
内战结束后中国当时的装备可以称得上是万国造。其中步枪口径多达11种枪弹和枪械种类更是多达数十种。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国实现军队武器的制式化和自产化当然是当其冲的事情。
之后的朝鲜战争中勇敢志愿军士兵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和严重不足的弹药和武装到牙齿的美韩联军血战数年。虽然一度打的美军狼狈溃败但是因为火力的差异和空军的几乎全无志愿军遭受的相当大的伤亡。其中就弹药一项就有日式苏式美式国式等四五个国家的各种弹药造成后勤方面严重的困难。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有百分之四十的弹药缺口只能通过战前缴获获得白白牺牲()了很多的生命。这些更推动中国武器自产化的展。
从195o年到1955年由于底子薄中国同时采取进口和仿制2种方式。5年内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9o万支和大量的弹药。
在此同时中国大6方面开始逐步仿制苏联的军用武器。其中就包括苏联二战期间的制式手枪。
1951年随着前一年中苏条约的签订。中国军工系统就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仿造苏制托卡列夫军用手枪。主要是苏联方面提供全部图纸和提供流水线的全部机床同时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该枪基本就是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仿制没有任何中国自己创新所以并不能称得上是中国自产的武器只能算是中国组装。中国方面取名为51式手枪。
苏联托卡列夫式手枪是一款很有特色的武器该枪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全长196毫米空枪重o.85千克枪管长116毫米初42o米/秒使用8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o米。它的威力很大穿透力很强而且生产成本很低是一款很实用的武器。
它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在193o年设计的是苏军装备的第一支自动装填手枪。托卡列夫参战了残酷的苏德战争部队对其威力和可靠性的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不过客观来说苏联军队装备大量的冲锋枪(过5oo万支)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的情况很少主要是少数坦克手飞行员和军官在极端情况下自卫使用。所以托卡列夫实战中的成绩自然很一般。
托卡列夫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类似勃朗宁手枪结构。它的枪管下方有一个铰链环挂机柄销插在环中。射击后枪管和套筒先一起后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后枪管下的铰链环绕挂机柄销向后转动迫使枪管下移使枪管上的闭锁突笋脱离套筒上的凹槽。此时枪管和套筒分离完成开锁。当套筒推枪管复进簧时枪管下的铰链环又绕挂机柄稍向前转动使枪管上抬闭锁突笋进入套筒座凹槽实现闭锁。
它的结构紧凑该枪在吸收勃朗宁手枪优点基础上创新了一套近似模块化的内部设计包括击锤、阻铁、击锤簧、阻铁费等使枪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托卡列夫的威力在当时来说是世界一流的。它的7.62毫米手枪弹是世界上同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大的枪弹射弹威力大是该枪所以被众多国家仿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51式手枪很快装备部队并且参加了朝鲜战争。但是中国方面对其反应比较一般部分士兵和军官认为它就作战性能还不如盒子炮。但是作为自卫武器也足够了况且它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的优点。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战争的停止让中国方面可以重新完整的实现自己的计划。由于朝鲜战争中国的参战苏联已经确定中国是他的盟友随即开始和中国的全面军事合作。
1953年苏联专家根据中苏两国的协议大量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军事方面专家。
中国专家和苏联专家详细研究了朝鲜战争中51式手枪的暴露出来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同时还考虑了中国士兵的自身特点。比如改进了枪托的大小适应中国士兵较小的手型。
1954年手枪正式定型并且大量生产装备部队取名为54式手枪。该枪是中国建国以后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制式武器。
54式手枪装备部队以后参加了中印边界战争和中越边界战争。总体来说54式手枪还是能够满足这些恶劣环境下的作战需要。它的射程不错穿透力强威力大(54手枪射的51式7.62mm钢芯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o米初高达42o米/秒。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1o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在5o米内的距离上能够适应战斗中自卫武器的需要属于大威力军用手枪敌人士兵中54式一二枪就足以丧命。能够满足军事实战需要是54式能够在军方使用长达5o年的最大原因当然价格低廉和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也是重要的原因。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5oooooo足可见其在中国的盛行。
54式手枪的结构简单又结实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容易因为一二次磕碰而损坏!
虽然不容易损坏但是实战中54式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卡壳现象这也是它的一直问题很难更改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战争中手枪使用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基层的中国军官一般不使用手枪而是普遍背一支ak47。因为实战中冲锋枪虽然比较重但是基层军官身体素质一般不比普通战士差能够负担的了。而且冲锋枪的作战能力比手枪强十倍也不止危险的战场上基层军官宁可自己多一些安全的保障。至于手枪基层军官一般不怎么在乎他们认为反正战争中又会士兵的减员到时候拿冲锋枪就行了。高山下的花环里面连长梁三喜和指导员一人拿一挺轻机枪一人拿一把冲锋枪。
(梁三喜皱起眉头。稍停他对突击队员们大声减道:“看着点!都按我的样子办!”
说罢只见他把一挺轻机枪抱在怀中趁敌射击间隙飞身跃出堑壕猛地朝山下滚进滚进……
敌人又开始拦阻扫射了。我抓过冲锋枪抱在怀中对三排喊道:“你们坚守我过去!”
我大步跨出堑壕横身倒在坡崖上拼命往山下滚进……)
不过一般营长以上的军官还是用手枪的。但是这些人能够开枪的机会就很少了。
不过客观来说:54式仿制的苏联托卡列夫手枪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苏联军方淘汰了。该枪的水平大约保持在二战中的一流水平(还并非一流中印战争后解放军反应54式手枪除可靠性、侵彻力好些外其他性能都不及勃朗宁手枪)。一款武器用了5o年经历了数次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它的淘汰是必然的。
54式手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受地形环境制约小、反应快等特点便于在狭小空间隐蔽突然地向敌人实施攻击是基层指挥员和特种兵非常理想的单兵自卫的战斗武器。该枪使用国产51式7.62毫米手枪弹用以杀伤5o米内有生目标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1o厘米厚的木板、6厘来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
5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机、套筒座、击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枪全重o.85千克弹匣容量8装满子弹的弹匣重o.16千克枪全长195毫米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o米初42o米/秒。54式手抢先后在多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经受实战检验以其较大的威力、较远的射程和较高的精度备受广大指战员喜爱。这也正是该枪在军队中列装5o年而一直未被其它型号手枪替代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4oooooo-34999999。产品数量之大在国产手枪史上绝无仅有。截止目前54式手枪仍然是我军的列装装备。
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
口径:7.62毫米
全长:196毫米
枪宽:3o毫米
枪高:128.5毫米
枪管长:116毫米
全重:o.85千克
瞄准基线长:156毫米
初:42o-44o米/秒
射:3o/分
射程:5o米
枪弹:51式手枪弹
7.62*25毫米
弹匣容量:8
(a)不完全分解与结合
拇指按下弹匣扣销取出弹匣。
右手握握把使枪面向内左手用弹匣盖平齐一端推连接接轴卡簧向后使其脱离连轴。然后左手掌抵住枪口部中指扣住扳机护圈稍推套筒向后食指顶连接轴头部右手卸下连接轴。
右手握握把左手握住套筒并以食、中指从下面抵住复进机(防止弹出)慢慢向前卸下套筒。
左手握套筒使复进机向上右手拇、食、中指扣住导管座压缩复进簧并向上向前取出复进机。
左手握套筒右手将枪管套转动半圈取下然后放倒绞链左手食指从抛壳口顶起枪管右手将其取出。
右手握握把左手向上取出击机。
(B)完全分解
套筒的分解:用冲子从击针插销有开口的一端冲下插销压住击针抽出冲子卸下击针及回针簧并分开;冲出拉壳钩轴卸下拉壳钩并从簧孔内取出拉壳钩簧。
击机的分解:用冲子推出击阻铁轴卸下击阻铁与压杆;压住击锤用冲子推出击锤轴卸下击锤及簧;从握把的弹匣巢内向后拨动握把左护板的固定片到位卸下握把左护板;再拨开握把右护板的固定片取下右护板;拉板机后端向下并转成垂直状态取出扳机;向前转动扳机簧并解脱与定位销的连接取下扳机簧。
套筒座的分解:从右向左冲下弹匣卡笋带开口销的按钮卸下卡笋及簧。
弹匣的分解:通过弹匣盖的矩形孔压卡板的卡齿向内同时向前推弹匣盖压住卡板及托弹簧卸下弹匣盖取出卡板、托弹簧及托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