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回唐 > 第481章 临终嘱托

第481章 临终嘱托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回唐 !

    房间里,方炎和长孙无忌坐在一边,长孙皇后挥了挥手,身边服侍的几个侍女便纷纷退下去了,看了看两人长孙皇后这才继续开口说道:“还有一些事情如果不能敲定下来,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的,现在也没有外人在场了,两位又都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同一般,我希望听听二位的心里话。”

    “皇后娘娘尽管吩咐,为臣一定努力做好。”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方炎也紧跟着点了点头。心中已经猜测到了七八分,而且这事自己也跟长孙无忌提前通过气了。

    “那就是立储一事,太子尚且年幼,我知道他资历还有些不足,这些年来更是有不少的声音在陛下身边响起,都是希望陛下能够变换太子之位,不过我是坚决反对的,太子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久,资历不足也可以慢慢培养,但是改变太子之位却是动摇国本的大事,更是会留下无穷的后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历史上多少的朝代都因为这立储之事而大伤根基,我朝断然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这天下的百姓刚刚过上几天的太平的日子,这和平得来的实在不容易啊。”长孙皇后想了想开口说道,之所以只把两人单独召见过来,也是因为感觉到两人都是跟自己一派的,属于支持太子的,现在更加像是临终的嘱托了。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不由的鼻子一酸,两滴浑浊的眼泪落了下来,他的心思皇后自然是清楚的,现在再说一遍显然是在交代后事了,这让他如何的不伤心?方炎心中也是同样的一惊,也为长孙皇后的博爱之心感动,自己都已经这样了,心中竟然还装着这天下的百姓,大唐能够换来和平也确实是非常艰难的,前些年都是战事不断的,甚至在开国之初还和突厥签订过耻辱的城下之约,一直忍辱负重积蓄国力,再加上朝中将才辈出四方征战,终于四方蛮夷臣服,为大唐赢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机。

    “我自己三个儿子我心中最清楚了,要说聪明机灵非治儿莫属了,而且仁爱和善,也确实是一位非常合适的立储人选。三子泰儿性格果断一些,人也很聪明,不过权利之欲过重,如果立他为太子日后登基大位,恐怕其它的皇子都会有危险的,在这一点上,陛下也是同意我的。所以三子泰儿的威胁并不是最大的,虽然朝中也有一些大臣站在泰儿一边的。再说太子乾儿,在这三人之中却是显得能力平平了,不过他身为嫡长子,立他为太子也是最保险稳妥的,辅以贤臣也能做好一个太平天子的,我对太子还是很满意的,哪怕是前两年的时候年少贪玩了一些,在东宫里传出来一些不好的风言风语,我心中都是清楚的,少年贪玩一些也是正常的情况,只要辅以名师教导,还是可以改正过来的,最重要的是心性,乾儿天性善良仁爱,现在又天下太平,需要的正是一位贤名仁爱的天子。我最担心的就是治儿了,我知道两位都是支持太子的,这以后还要拜托二位忠心辅助了。”长孙皇后一口气说完了心中的所想,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好像力气都使完了。

    长孙无忌一脸悲伤之情,只是连连点头。方炎相比之下就要冷静的多了,没想到皇后对三个儿子是如此评价的,一般母亲看儿子总是儿子哪里都好,哪怕是一个完全扶不起的阿斗在母亲的眼里也是宝,但长孙皇后并不是一位简单的母亲,能够辅助李世民一路走过来,她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对自己儿子的评价也很中立公平,同时又带着母亲的期望,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三个儿子日后能够和平相处,不能发生骨肉相残的事情。这种骨肉相残之事在普通人家基本不会发生的,但是在皇家之中却是太常见了,剩下的那些皇子甚至还要安全一些,因为他们都不是嫡出的,就算有想法,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支持他们的。

    但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都是日后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其中一人上位了,剩下的两人很可能都会被整至死的。作为母亲的长孙皇后不得不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心性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能够登上皇位之后善待其它兄弟的才是长孙皇后心中最合适的,这一点上,李承乾和李治都很有优势,二人天性善良,更为重要的是,两人在青山书院每天呆在一起,兄弟情谊也日渐加深,这些自然都被长孙皇后看在眼里的,所以心中对方炎当初的举动还是很感激的。

    “娘娘,臣一定努力教导好太子的,而且太子天性善良聪慧,在书院里也广受其它同学的欢迎和爱戴,和李治二人更是形影不离,感情好的不得了,娘娘所担忧之事一定不会发生的。”方炎说道。

    “那是再好不过了,这还得归功于你啊,要不是你把他们兄弟二人弄到一起,他们的感情也没有现在这么好。凡事都要提前预备啊,我也是心中担忧,此事是我最不放心的了,不过有你们二位同心协力辅助,太子一事我也就放心了,乾儿做一名太平天子还是合适的,不像前些年战乱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定,陛下都做了不少的违心之事,不过那都是顺势而为,如今看到天下太平,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就是有什么过错也都能够抵消了,相比这天下万民,皇家的这点事又算的什么呢。”长孙皇后幽幽地开口说道,目光迷离似乎回忆起什么不好的忘记,脸色泛起一丝晕红之色,但是决无半点后悔之意。

    方炎轻轻点头,明白长孙皇后所指的是李世民为了皇位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无论怎么掩饰这样的大事也会被历史记住的,而长孙皇后也无疑在这次事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她心中一个最大的痛点,不过正如她最后所说的那样,身在皇家有些事情根本避免不了,高祖李渊晚年的时候沉迷声乐之中,对朝庭的掌控力越来越不足,完全没有能力阻止三个儿子相争。

    时任太子的大哥李建成,常驻宫内处理天下事务,为文官集团的代表,隐隐已经有了君主的迹象,李渊虽然身为皇上但是年岁以高,加上沉迷享受之中,很多政务都是由太子李建成做主的,再加上三弟齐王李元吉的鼎力支持,其势已成。

    而那个时候的李世民封为秦王,手中掌握着一支精锐的兵马,而且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是为天策府,聚集了许多人才。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唐朝建立之初,尚有大片的地方没有征服,这些地方都是李世民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打下来的,可以说这江山有一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在武将之中威望如日中天,只是身为老二才没有被李渊立为太子。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太子李建成也自知威望和战功都不及李世民,对李世民动手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兄弟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在反隋的时候还能齐心合力,但是当天下大定之时,二人已成水火之势,加上天策府的一干重臣都是坚决支持李世民的,也给了李世民发动政变最大的信心,玄武门之变是迟早会发生的,只不过是谁胜谁负的结局不同罢了,经过数年时间的争斗,天策府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控制住了局面,最终李世民提前动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事是宫中绝密,除了参与的重臣之外,外人根本不得而知,而史上记载的也只是流传下来的传言罢了。

    “陛下仁爱贤名,只是时势所逼才不得不为的,这以后的史书还不知道要怎么书写呢,太子和齐王虽然失败了,但是陛下根本无意杀他们二人,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让二人做一个太平王爷,就连封地都给他们二人准备好了。没有想到二人性格刚烈,在马上自尽了,这也是陛下心中永远的痛,这事过去几十年了,陛下还常常晚上被噩梦惊醒,落下了头痛的毛病,后来秦琼将军主动每晚守卫在房间外面,陛下的噩梦才稍好了一点。哎,这皇家之事难以对外人道也。这天大的罪名都让陛下一个人来背,实在是太冤枉他了,不过这些年下来,我也反复思量过,不管怎么说,这天下百姓过上了太平安定的日子,这才是陛下最大的功劳,足以抵消那些错误了。”长孙皇后幽幽地开口说道,对方炎和自己大哥她也没有忌晦什么,也是她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了。

    一边的长孙无忌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他也是那一次事件的参与者,整个事件的过程都非常清楚,不过方炎却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亲耳听到此事,虽然这是大唐初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件,但是却无人敢提无人敢说的,也只有长孙皇后才会亲口说出来了。对这一点,方炎也是点头认同的,因为反过来想,如果当时是太子李建成提前动手并且成功了,那才是最大的灾难了,因为当时的天策府和朝庭中央经过数年的斗争,天策府已经占了上风,更重要的是天策府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上风,一大群杰出的武将全部是站在李世民一边的。而李建成的手底下只有一群占据中央的文臣罢了,如果李世民当时出事了,这些武将恐怕有大半都会反了的,这好不容易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又将再次陷入动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再次卷入战争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