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无敌之大唐 !
对于魏文常话中的意思,赵无敌并不陌生。
如今的他,早就已经不是那个扬州城外的青涩少年郎,而是来自数百年后的一个中年人。
在前世的大明,他虽然只是一名军中的将领,一直跟着戚继光南征北战,但却不代表他就对朝堂上的黑暗一无所知。
他出身于古老的世家,而这些古老的世家虽然名义上隐居世外,不问世事,但暗地里却和朝堂之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乱世风云中传承千年?
因此,对于朝堂之上的蝇营狗苟之事,不说了如指掌,也是烂熟如胸。
而他在前世所经历的,正是严嵩父子一手遮天的时代,那暗黑……纵观古史,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无完人的道理,赵无敌自然明白,他从来就没有打算做一个完人,前世没有,今生也不会。
完人就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只能是圣人。
而那些圣人十有八九都是在死去之后,被后世之人为了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硬是给竖起来的神像。
就连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生前何尝不是颠沛流离,郁郁而不得志?
赵无敌从来都没有打算做圣人,那就是找死的节奏,尤其是在大唐,圣人只能是皇帝,而眼前就只能是那个在神都皇宫中睥睨天下的女人。
至于魏文常话中的另一个意思,也不难理解,那就是赵无敌既然选择要进烂泥坑,就要学会站队。
是做一个清贵的文官,还是一个薛纳那样的武夫,亦或是做一个统帅三军的智将。
这就是魏文常给赵无敌指出的三条路,只能从中选择一条路走下去,谈不上优劣和贵贱,但却必须有所选择。
人活在世界,就不能没有立场,想做左右逢源的墙头草,其实是一种极为不明智的选择。
谁都想两不得罪,长袖善舞,混得风生水起,但无数的事实证明了,那就纯属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一旦风波来临的时候,最先倒霉的往往就是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在决战之前,不先把场子给清干净了,人家如何能够敢冒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危险开战?
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灵,选择立场就如同选择一个族群,然后,融入这个族群,将利益捆绑在一起,且凑合着一起过日子。
这未必就是坏事!
要知道人这一辈子,万万不能把自己活成独夫,否则,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连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有,何其悲哀!
魏黑脸就差不多把自己活成了独夫,到处得罪人,也就是秦怀玉这种世交能受得了,换成薛纳都够呛。
不过,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至少对赵无敌没有恶意,加上这一番掏心窝子的指点,非常的难得。
赵无敌对魏黑脸郑重一礼,拜谢道:“小子感谢魏公的教诲!日后定当谨记于心中,不敢遗忘。”
“好!看来你心中已有选择,老夫甚是欣慰。今日你也劳累了,回去休息吧!”魏文常欣然道。
既然老魏开口了,赵无敌正好趁机告退,离开了城头,朝大将军行在走去。
赵无敌离去之后,薛纳看着那小卒还杵在这里,一巴掌就下去了,嘴里嚷嚷着:“你特娘的还杵在这干啥?莫非还要老子请你喝酒不成?”
小卒不敢躲开,只能硬着头皮挨打,还要低头缩脖子弯腰,并陪着笑脸,只不过嘴里却在咕哝:“小的,小的是在等赵旅帅……学习操纵八牛弩校正的方法。”
“滚!这件事等老子请示大将军之后,再统一安排。”
薛纳一脚把小卒给撵走了,还一脸的忿忿不平,骂道:“一个个都特娘的是人精,就没有一个笨蛋。就连这个小杀才都看出了门道,知道那是了不得的本领,可以让他杀敌立功,封妻荫子。”
“这样不好吗?若是三军将士人人都得过且过,混吃等死,谁去对付突厥铁骑?”魏文常哂笑道。
“嘿嘿,说的也是。”薛纳只能讪笑,接着眼珠子一转,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忍不住问道:“老魏,你知不知道你今天很不正常?
你对赵无敌说的那一番话,老薛我可是听得明明白白,难得啊,那可是把他当作自家子侄待呀!
说说,是不是你看出了赵无敌日后果真有大出息,因此才提前打下伏笔?”
“呵呵,谁知道呢?”魏文常似笑非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然后,不再理会薛纳,背着两手走下了城头。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非得要故弄玄虚,让人猜来猜去的,烦不烦?”薛纳不满地咕哝。
不过,魏文常已经走了,听不到他的闹骚,一个人咕哝几句,又觉得没啥意思,立马去安排城防交接事宜了。
今日突厥人攻城,战况极为惨烈,城墙、八牛弩等大量的城防设施遭到破坏,急需修复和补充。
而且,一场守城战给边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阵亡将士的遗体需要处理,而伤兵也急需救治,城防也要重新补充将士,战后的事宜繁杂而又纷乱。
城中的人都很忙碌,大都脚步匆匆,纷纷扰扰,很少有清闲的人。
秦怀玉和薛纳等将领要视察城防,安排重新布防并监视突厥人的动向。
军司马魏文常不但要监察三军将士的军纪,还要去伤兵营安抚伤兵,以及记录并核对战功。
至于掌管物资补给的录事参军赵政,早就忙得脚不沾地,匠作营的工匠要大量物资修复和制造城防设施,郎中救治伤兵需要大量药材,还要拨付大量的粮食……
这大冷的天里,硬是把佛陀似的赵参军忙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没办法,都是不能耽搁的事情,城防是重中之重,伤兵早一点救治就能多挽回一条生命。
至于粮食,大将军可是下了命令,进入战时状态,一天三顿,管够。
对于这一条,赵参军是极为赞成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再说了,守不住朔方城,再多的粮食有个屁用?
如其到时候便宜了突厥人,还比如现在吃进边军的肚子里,转化为战斗力。
要是打败了突厥人,立下泼天大功,还怕户部不送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