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国突然翻脸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这是最悲惨的年代,极目所及,到处是荒村萧寺,残垣断瓦,腐烂的尸体,隐约出没的野狗,远处孤儿凄厉的哭声仿佛尖锐的猿啼,简直不像是人间。

    这里是1884年9月初的〖日〗本关东地区,战乱后的整个大地只剩下一片片废墟。曾经人烟稠密,市井繁华的宇都宫,大宫,浦和,神奈川等地,都在战火中沦为空巷瓦砾。

    这真是最凄凉的年代,福泽谕吉在自己诗中慨叹:战火纷飞连几重,斜倾旌旭燃不终。

    只叹峰雪硝烟路,焰衬樱huā别样红。

    但是悲剧却还在高潮中,〖日〗本政府军经过剿抚并用,已经将一度号称数十万之众的“天道军”分化得支离破碎,一股股相继被歼灭,剩下三股主力最后也分道扬镳了:高岸善吉一军向政府军投降,大井宪太郎一军则被儿玉源太郎围歼,只剩下田代荣助一军苦苦支撑,眼看用不了多久,整个关东地区都会被平定,此时,斗争意志最坚决,发誓要推翻天皇政权的“〖自〗由军”出于唇亡齿寒之忧,同时又想一举攻占东京,竟然倾巢出动,从东北地区冲了下来,与田代荣助军会合,向政府军发起反攻。

    最终在9月4日,于东京北方两百公里处的白根山,政府军与叛军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会战。

    这是〖日〗本内战爆发以来真正决定〖日〗本命运,决定天皇集团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儿玉源太郎调动了三个师团,而叛军也集结了所有的精锐力量。双方兵力相当,总数超过了十万。

    叛军高举着红白蓝三色旗,视死如归般冲向政府军。红色代表博爱,白色代表平等,蓝色代表〖自〗由,这是模仿西方共和国的理念,他们认为只有推翻封建专制的天皇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新政府,才能拯救存亡之秋的〖日〗本。

    政府军则是挥舞着旭日旗,呐喊着"天皇万岁!",以最大的献身精神英勇作战。他们同样认为自己在挽救这个国家,内忧外患,生死关头,不能有半步后退。如果他们输了,天皇就完了,国家的凝聚力就没了,大和民族也就散了。

    双方都认为自己代表正确的一方,都是为正义而战,因此战况也格外的惨烈,战场上到处是双方将士同归于尽的场面。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双方在白根山两侧来回冲杀,双方力量相当,对峙不下。

    这个时候,政府军的战术素养和战术纪律展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不断地调动、策应、掩护、迂回、机动,以各种战术动作来消耗叛军。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军在后勤供应方面的正规化优势也显露无遗。

    政府规定每人每天兵粮准备一升米、一撮盐,还有味噌5勺。具体到兵粮运输和调配工作的执行,政府军是利用驮马队,称作“小荷驮”。“小荷驮”在军队战斗之前负责将一天所需军粮分发到每个士兵的手中。在队伍出发之后“小荷驮队”就尾随在军队后面,直到第二天战斗之前,又一次分发军粮,周而复始,直到战争结束。

    领到军粮的士兵要把食物挂在腰间,因而这种军粮被称之为“腰兵粮”。通常情况下“腰兵粮”里面放的是煮熟晒干的干饭、炒米、山芋和味噌等。士兵吃饭时,只需把这些冬西放进用清水煮开的味噌汤里,再加盐一搅和就大功告成了。

    由于军粮每天更新,相对政府军方面的战场饮食更新鲜,更营养,口感更好,对士兵们的士气和体力都大有好处。

    而在叛军方面,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军粮调度体系和制度,只能依靠各地方自己征集调度军粮。因为运输能力不足,所以饭团就成了叛军军粮的主要形式。

    饭团最大的优点的是便于携带,食用的时候也方便,用不着什么容器和筷子,拿着就能吃。制作饭团也很简单,就是将大米用手团成团,在手心里反复压实就可以。里面还要放上一小粒梅子,更高级的外面则要用切成小块的海苔包起来。

    这些饭团都是用长条的干粮布包裹起来,按照一个饭团管一顿饭的标准,用绳子在干粮包外面打上结,最后斜系在士兵肩上,需要食用时,只要拉开绳结,就可取出食用,这种携带兵粮的布袋名为“腰便”。

    叛军从东北出发,打到现在粮食早已所剩无几,而且时日长久,残留的饭团很多都已经馊坏了,哪里比得上政府军每日饮食新鲜健康。

    随着军粮吃尽,叛军们只好把各种树的内皮、根和各种草的根、茎叶加入盐再煮沸后食用充饥。

    战斗打到后来,叛军各方面的都已经非常疲惫了,精力无以为继,士气也大受影响。到了9月8日,叛军各部已经坚持不住了,内部也出现争论,有的认为应该暂退北方,徐图再来,有的认为决战如果失利,后退就是等死。

    最后到了9月9日,叛军终于战败了,除了宇田成一率领一部分北撤,其余的一部分死战到底,全军覆没,还有一部分溃散了,田代荣助和河野广体都死在了乱军中。

    整个战役叛军七千人撤退,将近两万人战死,两万多人溃散。而政府军方面也有一万多人战死,弹药也几乎消耗殆尽了,可以说是惨胜。

    白根山战役决定了〖日〗本内战的结果,虽然北方还未平定,但叛军主力尽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蔓延全国的军事叛乱终于走向了尾声。

    到了这个时候,东京面临的军事威胁终于全面解除了,政府军的战略获得了成功。鉴于儿玉源太郎对整个战争的卓越指挥,〖日〗本政府除了将他升为陆军中将,还特意加封为男爵。

    要知道〖日〗本人对爵位是很吝惜的,军人们即使升到了大将也很难得到华族的地位,儿玉源还只是中将就贵为华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同时被加封的还有伊藤博文,这两人成为了天皇集团重振帝国的希望。

    根据伊藤博文的计划,政府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要尽快于9月中旬进行北伐,在10月底之前〖镇〗压〖自〗由军剩余部队,在十一月彻底平定全国各地的叛乱残余,提前实现"年底前结束内战"的宏愿。

    〖日〗本国内形势的剧变,也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注意,之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都认为〖日〗本在中日大战惨败之后,既面临巨额赔款,又经历着大规模的内战,整个国家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已经没希望再爬上来了。

    没想到短短半年,〖日〗本国内的局势居然稳定了下来,天皇政权依然稳固,让所有的政治评论者跌破了眼镜。

    因此,英法德美等国对〖日〗本的态度,明显有了改善,从之前的不闻不问,到现在的嘘寒问暖,在9月10日和11日,〖日〗本外相青木周藏相继收到欧美各国的外交照会,希望能加强彼此之间的经贸合作等等。

    这些突如其来的善意,让天皇和新成立的伊藤内阁万分惊喜,所谓世人熙熙攘攘,都是势利眼。看〖日〗本要完蛋了,就懒得搭理,现在发现居然还有培养前途和利用价值,马上就换了一副面孔。〖日〗本政府感觉一下子就冰冷彻骨的寒冬,进入了温暖舒适的春天,似乎已经预见到大笔外国贷款即将滚滚而来了。

    这些微妙的变化,迅速被〖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传回了国内。

    9月12日晚,丁云桐看着报告,不禁皱起了眉头。他事实上对这样的变化不能说意外,但感觉来得有些快。因为随着〖中〗国崛起,在亚洲事务中日益活跃,欧美各国自然会渐生疑虑“〖中〗国威胁论”“黄祸论”已经开始在西方的媒体上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列强自然会乐于在〖中〗国的旁边,去扶植一个〖中〗国的敌人作为牵制。以前之所以没这样做,因为毕竟是在战争期间,难免直接激怒〖中〗国,像那个不了了之的“五国调解团”就是明证,而且〖日〗本输得太惨,让国际上觉得没什么扶植的价值。

    但现在〖日〗本在国内表现不错,虽然关东和东北地区还处于战争,南方的许多地区却已经开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了,表现出惊人的自我疗伤能力,让列强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未来在〖日〗本的形势会无比复杂,〖中〗国有没有能力排除欧美的干扰,单独解决掉〖日〗本呢?

    这是一个问题。

    幸亏在战争赔款方面,〖中〗国答应了〖日〗本长期分阶段付款,没有给西方资本以可乘之机,在这一点丁云桐有着很深的用心。

    丁云桐正在为这件事来回思虑,外务部突然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沙皇俄国在9月11日至12日,突然出动大批海军陆战队,占领了勘察加以南,从占守岛到得扶岛,原先由〖日〗本控制的整个北千岛群岛!

    丁云桐一下子有点没反应过来,怎么会这样?俄国不是一直在“温暖”地支持着〖日〗本吗?中日战争期间俄国不是唯一给〖日〗本贷款的吗?这到底是闹哪样呢?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日〗本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了,丁云桐突然觉得非常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