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盛世文豪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盛世文豪 !

    赏花宴上余柏林“鲁莽”一事,虽然结果比预期更好,张岳还是卷着书本在余柏林头上一顿敲。

    在他看来,余柏林这种清高自傲的书生脾气是要不得的,若不是德王心胸宽广,这次麻烦就大了。

    余柏林总不能说封蔚是他的托,这其实是他两演的一场戏。他只能唯唯诺诺的挨一顿老师爱的惩罚,然后写抄书写检讨。

    没拉住他的张瑚也被“连坐”,让他颇为愧疚。

    “我知道你很想揍他,但他毕竟是王爷。”张瑚倒没什么怨言,也有可能他经常被罚,已经习惯了,“不过你就是想揍他也揍不动。我试过跟他切磋,打不过。”

    说罢,张瑚一脸后怕的样子:“真不知道他一身武艺从哪学的,揍人真疼。”

    余柏林回想每次和封蔚切磋,封蔚总是抱头鼠窜的样子,忍不住嘴角抽搐。

    所以这家伙演戏演习惯了是吧?

    已经习惯了封蔚人前人后两个德性,现在听到了封蔚一耳朵和他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形象,余柏林已经很淡定,还能在回家之后把这些事当做笑话讲给封蔚听。

    封蔚很自恋的说:“不用怀疑,我就是这么厉害,崇拜我了吧?哈哈哈哈!”

    余柏林扬起手中的书本,“啪”的一声糊在封蔚脸上。

    在余柏林名气打响之后,张岳曾担心余柏林会不会为名声所累,变得浮躁。

    得知余柏林要静下心读书,并且制定好计划之后,张岳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

    孺子可教也。

    余柏林为自己定下了五个计划。

    第一,早起早睡。日出则起,日落则睡,持勤不断;

    第二,平心静气。戒骄戒怒,每日三省吾身,平息心中浮躁之气;

    第三,专注专心。不贪多,一本书未读通思明,不读下一本书;

    第四,习文练字。每日练字一个时辰,并做讽古文一篇,时政文一篇,经义文一篇;

    第五,养身养气。每日锻炼半个时辰身体,不大鱼大肉,夜不积食。

    张岳看了余柏林的计划之后,问道:“为何只有文章,不做诗词?”

    “诗词只是小道。”余柏林道。

    张岳露出笑容,点点头:“你以诗词闻名,为师还担心你浸淫此道,误了正事。见你心中有数,为师就不多说了。这计划很详尽,你当如实完成。”

    读书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他这个老师只能解惑而已。

    余柏林把这些事写在纸上,挂在书桌前,每日自省。

    封蔚虽说每日按时“回家”,但和余柏林各做各的事,互不打扰。只吃饭和锻炼身体时在一起。

    余柏林除了给张岳看的这五点,实际上自己还有另一件事做。

    这件事暂时不能给张岳说,说了张岳估计又会大骂他浮躁。

    正如他跟张岳所说,诗词做的好的人成名快,甚至能流传千古,但在科举为官一途上,诗词确实是小道。

    诗词做得好,最多称一句才子;而被称作大儒大宗师者,只和文章有关。

    包括现代,诗词做得再好,当政者也不会授予你官职,咨询你政务。考公也不考这个。

    现在虽说要考诗词,但诗词比重十分低。到了会试,只考经义策论;到了殿试,只考策论。

    上层文人,可能诗词做得好,但绝不仅仅是诗词做得好。诗词书画做的好的才子,落第者甚多,就算以此才艺被征召,在皇帝面前,不过是个陪玩者,不会担任实职,拥有权力。

    余柏林已经以诗出名,却不想仅仅以诗出名。

    著书立言是打响名声最快的途径,余柏林婉拒了封蔚现在出诗集的建议,以后也不准备出。

    他想写一本经义相关的书。

    若这类书能够成名,他便能在上层读书人中打响名声,成为当代大儒,而非是人家笑谈中的才子。

    古文疏注类的文,是科举学子必读书籍。一些公认的优秀的疏注,甚至是考点。

    余柏林来自千年后的华国。他所在的国家从古至今一直屹立在世界最顶尖,文化从未断流。即使在现代,华国也对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四书五经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因为考古研究的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四书五经的研究也越发透彻。余柏林是国学大师,自然熟知这些后世已经证明为真理的著作,他自己也曾经写过此类书籍。

    现在他选择治春秋,春秋集注类的书籍记忆犹新,要写一本高水准的集注,并不难。

    他站在巨人肩上。

    但余柏林的年龄是个大问题。

    如他七老八十,或者已经进士及第,写这么一本书,大家自然会称赞他。现在写,一些酸儒连看都不看,直接就会骂他胆大妄为,黄毛小子岂敢做注。

    放弃吗?不写诗集也可以写文集啊。余柏林想了想,还是决定试一试。

    写集注会让人骂他,那表面上不是集注就成了。

    余柏林看着自己书本上断句用的标点符号。

    不写集注,他写断句总成了吧?

    识文断句是启蒙学的,他这个秀才写一本“教断句”的书,总不会说他狂妄?

    推广一些自己所用标点符号,经验之谈,总不能说他胆大妄为?

    而断句总要说明为什么断吧?要结合上下文写一写含义吧?要引经据典写一写读书心得吧?

    披着教断句和推广标点的皮,实际上是集注的骨和肉。

    余柏林觉得这可行,便在每日计划中加入了著书一条。

    而著书,其实也是做学问。余柏林所做春秋集注已经着眼未来,但还要立足当下,用当下已有的典籍来论证。只说所读的书,工作量就不小。

    有现代的基础,余柏林每日也只能写千字不到,要想完成这一本书籍,得要秋闱之后。

    恰好用于会试之前打响名声。

    若能在乡试中考得好名声,这一本书的推广应该会更顺利些。关于书中论证,看到的读书人也会更认真对待。

    ....................................

    时间在余柏林用心读书中一点一滴的飞逝,转眼就到了乡试的时候。

    入考场前,张岳将自己科举的经验传授给余柏林,并仔细检查了余柏林的考箱,增添了不少东西。

    “这考试之后,考号会被锁住。只有更衣和交卷时方能出来。”张岳道。

    考号指考试时的隔间,更衣即指上厕所。

    “考号最差为雨号、臭号。你当做好万全准备。”张岳提醒。

    考场并非年年返修,有些考号年久失修,漏风漏雨,称雨号;

    而临近茅厕,气味难闻的则是臭号。

    分到臭号和雨号的考生,显然会因为环境,影响考试发挥。

    不过张岳则道,读书人当心无旁骛。所谓臭号雨号不过是借口。若余柏林真分到臭号雨号,也当不为外部环境所动。

    余柏林觉得这应该不太难,他被丢到军队的时候,更苦的环境都经历过,还怕什么臭号雨号?

    封蔚也担心余柏林分到臭号雨号,本来他想打招呼让人把余柏林考号调到最好的一片区域,被余柏林拒绝了。

    余柏林不想这么早暴露他两交情。

    何况他运气说不定没这么差呢?

    结果……他运气还真的挺差,正好分到臭号和雨号的综合体。

    屋顶漏雨,窗户漏风,隔壁还是茅厕。

    余柏林苦笑。这次考试结束之后,他得烧高香洗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