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南货店 !
一觉睡得昏天黑地,醒来时已经天黑了。小宋稍加梳洗,驱车前往附近的一家德式餐厅。餐厅不让宠物入内,顾横川在车上看着薛定谔,小宋买了猪肘、猪膝、香肠和啤酒,打包带回民宿当晚饭。
顾横川卷起袖子,做了一道醋熘白菜。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饮食“名片”,那是一种刻板固化的印象,未必最美味,甚至未必在当地最受欢迎,比如日本的刺身寿司,英国的炸鱼薯条,德国的猪肘啤酒。不过这家德国餐厅的食材和烹饪都很讲究,顾横川赞不绝口,他推测厨师根据国人的口味,对菜品进行了改良,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德国菜。小宋认可他的说法,舌有所嗜,正宗的外国菜原封不动搬到国内,多半会“水土不服”。
顾横川想起开学前那一次“家庭式”聚餐,西餐很正宗,但他觉得口味偏淡,欠缺了一些滋味。
小宋肉吃得不多,浅尝辄止,就着醋熘白菜吃了小半碗饭。啤酒很浓很苦,她喝不惯,捧着一杯清茶看顾横川喝酒吃肉,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轻松自在。跟顾横川在一起,她觉得很放松,甚至比跟父母在一起更放松。无须刻意寻找话题,没有患得患失,就像两条鱼,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
顾横川酒量不好不坏,喝点啤酒不在话下,冬天啤酒有点凉,他也没有多喝。
民宿没有洗碗机,顾横川刷锅洗碗,手脚麻利得让小宋吃惊。等到一切收拾好,差不多晚上八点半了,二人各自坐在沙发一边,调亮台灯开始读书。小宋读的是talesfromshakespeare,作者是charlemb和marmb,顾横川读的是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松江湖畔有个古镇,宣传得花好稻好,顾横川和小宋抽空去逛了一圈,大失所望。说是古镇,其实“有其名而无其实”,成片成片都是新修的民居,规整划一,租给小商小贩薅游客的钱,粗制滥造,铜臭味十足,没什么可看的。最扫兴的是一个三寸金莲博物馆,一个状元博物馆,不知从哪里蒐罗了些旧货,加上一堆赝品,陈列在橱柜里,文字不通,错漏百出,糊弄人也不专业。
古镇之行打消了他们游玩的兴致,剩下的时间他们没有再去景点逛。
顾横川和小宋在松江湖畔住了四天三夜,聊天,散步,吃饭,读书,睡觉,他们很快适应了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他们处得很平静,不像热恋中的男女,好得蜜里调油,也不像老夫老妻,把彼此的存在当成一种习惯。事后小宋回想起这趟旅行的点点滴滴,忍不住会微笑,她觉得两个人之所以这么合拍,是因为没有全身心投入的缘故。
他们的精神很富足,他们的精神各有寄托。
返程那天是周日,路有点堵,小宋开了两个多小时,把顾横川送到龙湖大厦附近。她没有下车,两人互道珍重,各回各家。
圣诞假还有三天,顾横川安安静静在家看书,只在最后一天晚上约小宋一起吃了个饭。
生活在继续,很快就是期末考试,小宋和顾横川都很忙,他们恢复了“周末情侣”关系,没有疏离,也没有更亲密。顾横川与小张继续保持联系,合作运营b站的短视频,“打雀英雄薛定谔”挣的不仅仅是奶粉钱,已经成为顾横川收入的大头,他还是很用心的,工作之余琢磨了不少拍摄的点子,积累了很多素材。
小宋也看薛定谔的视频,但她从不介入顾横川的“生意”。
临近年关,放寒假,过春节,小宋要去成都跟父母团聚,过完年再回来。春运高峰,火车票买不到,小宋决定改乘飞机。顾横川叫了辆出租车,一路送她到春申机场,和司机说好在停车场等,远远看着小宋登机后,再打车回泗水城。
晚上顾横川收到小宋的信息,她已经抵达成都,到了父母家,正准备吃饭。
小宋的父母是学水利工程的,年轻时天南海北四处跑,前后跑了二十五年,才在成都安顿下来,那时小宋已经去国外留学了。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小宋并没有回成都工作,而是去了南方的一座小城市,在一所国际学校当ib老师。他们并不知道公办学校的国际课程项目与国际学校的区别,不过女儿一向很有主见,这些年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他们也没有太过担心。
小宋的父母唯一在意的是,女儿迟迟没有结婚。
跟他们一起过年的还有小宋的表妹姚冬至,她的父母五年前因车祸过世,小宋的父母收养了她,视同己出。
姚冬至是冬至那天出生的,她的出现给小宋父母带来了久违的安慰。
小宋跟表妹常发邮件联系,见面的次数虽不多,彼此却并不陌生。姚冬至在成都读大学,英语专业,与小宋有很多共同语言,对这个独自在外闯荡的表姐,她一向敬佩有加。
姚冬至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她主动当导游,陪着小宋到处玩,品尝街头巷尾的美食,聊得很投机。可惜小宋不能吃辣,很多特色小吃尝一口就放下,一个劲喝水。
她知道姨父姨母关心小宋的个人问题,抽了个空偷偷问表姐,有没有男朋友。小宋原本不想说,姚冬至见她稍一犹豫,马上会过意来,嘴角似笑非笑。
小宋担心她说漏嘴,想了想,告诉她有个合得来的同事,不过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叮嘱她先不要跟姨父姨母提。
姚冬至举起三根手指向表姐保证,眼珠一转,鬼使神差问了句:“是男朋友还是boyfriend?”
小宋静静看了她片刻,看得她心里发毛,这才轻声说:“是boyfriend。”
姚冬至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