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我是我爸的大哥 > 第一百零六章 神级高粱

第一百零六章 神级高粱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我是我爸的大哥 !

    再回到2020年的时候,已经是10月5号了,天气开始转凉。

    睡了一觉,第二天唐行之就招来手下两名大将,李丽贤和老婶,让两人给拿主意,那400亩地种什么。

    “?”老婶没听懂,咱不是养鸡的吗?

    李丽贤说:“不是说好了种高粱?如果能够酿酒卖,我们就可以大赚,实在不行退一步搞饲料,那也可以小赚。就连高粱品种,我都给你选好了。”

    “咦?你效率真高,什么品种?”

    “毕竟我拿高薪嘛,要等你来问的话,那我也太没用了。”李丽贤拿出了准备好的一叠资料给唐行之。

    李丽贤拿出的高粱资料是一款叫做“辽甜3号”的,这是国家高粱改良选育的神作,而且适合那400亩地的种植环境。

    它的亩产是7700公斤(试验田巅峰8800)。

    “什么?我是不是看错了?”唐行之瞪大了眼睛。

    “没看错,这指的是茎秆的。”

    亩产7.7吨的作物,这算是顶级神器了,而且这个品种的高粱茎秆含糖量19.7%(试验田20.6%),茎秆出汁率为59%,这是极好的燃料酒精材料。

    酒精度99.5%以上的就是燃料酒精,这不属于食品生产了,属于工业品制造。

    但也不是说不能喝,唐行之多次贬低苏莲工业法制造出来的酒水,其实是出于商业因素,并不是那个就不好,那个在国际上比中国白酒更好卖。

    苏莲酒的“伏特加”可是全世界都闻名的。用谷物或者马铃薯酿制,蒸馏出95%酒精度的酒精,再调成40到60度的度数,然后用活性炭去过滤,使酒水清澈,口味也变得清爽,这就是俄人最爱喝的酒了。

    甚至在全球鸡尾酒的酒业中,伏特加地位也是极高的。严格来说它就是食用酒精。

    李丽贤推荐的这品种7.7吨亩产,含糖量极高,估计能转换出一两吨燃料酒精。

    在未来,石油资源越来越少,中国现在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慢慢的肯定还要加大进口燃料酒精,也就是说……唐行之一个种高亮的,可以自称能源供应商。

    就算不行,把高粱杆子转换成高粱酒,也多出不了几个步骤,比玉米酒品质要高得多。

    “我一个种田的,怎么就成了能源商了?”唐行之震惊。

    “是的,我说你是,你就是。”李丽贤认真的说,“茎秆拿去榨汁,然后酿酒做酒精,剩下的渣渣也可以拿去做木炭,很赚的。”

    “你知道吗,你现在的语气有点像1040的导师。”

    “……这品种的高粱,种子亩产是365公斤(试验田450),这也很优秀,同样可以拿来酿酒,或是做饲料。我给你挑选这个品种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许多退路。”

    “可是……”

    “请放心,策略很稳。”

    “可是现在十月份了,总不能现在种高粱吧?”

    “……”

    要合理使用土地,那就不能浪费,明年3月种高粱,那就还有5个月,浪费半年太可怕了。

    李丽贤问:“你想种什么?”

    “种点牧草吧?你看甜象草怎么样?”

    作为华农兄弟的粉丝,唐行之研究过甜象草。

    这玩意儿进入中国有五六十年了,一年收割七八次,亩产15吨。

    不仅仅是华农兄弟种这玩意儿,唐行之至少看到过十几个比较火的三农UP主种这个。随便砍点,鸡鸭猪牛羊都爱吃,蛋白质含量高。

    批量生产甜象草也有搞头,毕竟搞养殖的多,中国牧草缺口也极大。

    听着唐行之说他的生意思路,李丽贤皱眉思考了许久。

    “种甜象草没问题,但……甜象草是搞扦插培育的,初期生长很慢。年初种可以,年末不行。”

    “……那你有什么年末的品种推荐?”

    李丽贤去翻她的包包,说:“这个是预备方案,如果你偏向于做酒,我就给你推荐刚才的‘辽甜3号高粱’,如果你是偏向于饲料,就给你推荐这个‘大力士甜高粱’。”

    这……高粱万能论?

    如果是要做酒,高粱品种里的碳水就要够多。这样另外还有一个好处,高粱杆也可以拿来做酒精。

    如果是做饲料,那就要求蛋白质多。

    这“大力士甜高粱”每亩地要放5斤种子,分批多次收割,大半年可以割15吨鲜草……

    这种分批次多次收割的,产量就比丰收时候只割一波,要高得多了,缺陷是它收获不到种子。

    唐行之认真的看完了资料,问:“那我分批次的收割来酿燃料酒精行吗?”

    “生长时间不够,含糖量就不够,酿不出来的。”

    “果然没有尽善尽美的事……”

    忙了一上午,又配了许多饲料,中午休息的时候唐行之下单再来600个防啄蛋笼,又是15万要花出去……

    李丽贤看唐行之最近财大气粗,就没让他找人设计蛋笼。

    制式装备之所以受欢迎,就因为它各方面性价比高,自己去搞那种花里胡哨的反而不好。

    中午到镇上买点猪肉和烧酒,晚上他要找表哥喝两杯,晚上睡外婆家。

    外公村子的人大多姓韦,可以叫这韦家村。

    外公去世得早,家里三兄弟早就分家了,都盖了小楼房,两个女儿则是嫁了出去。

    现在是国庆假日,几个老表都在村里。

    都是年轻人,都懂大伙压力,不问读书的成绩,不问毕业的工作,不问单身的结婚,不问结婚的生孩子,不问有孩子要不要二胎……这就是现在的社交礼仪。

    唐行之在覃家村融入得不太行,但在韦家村就混得极好,这时候十多个兄弟猜码喝酒,到过年的时候最多能有四五十个。

    唐行之又是半杯就停,到一旁和大表妹聊天。

    “妹,刚我进村的时候看到你家的地在盖东西?”

    “那是牛棚。准备盖房子做一牛一单间的牛棚。”

    唐行之一愣:“牛住得这么好?”

    “那可不?我们和粤省一家公司有合作,补贴养牛,今年母牛一只补贴1千5,公牛500,明年好像更高,一头2千。”

    “这么多?”

    “是的,为了方便我们养牛,你没发现外边多修了好几条路?那不是村村通的路,是修到山脚下,有尽头的,方便我们自己种牧草养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