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越过丘山 > 第24章 齐园镇

第24章 齐园镇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越过丘山 !

    多亏了蒋正叔侄,为沈青的这次返程节约了很多时间。

    车马改革,真让人们实现了时间的自由。

    下了车,环顾四周,还是熟悉的场景。在呼呼的北风下,昌隆至齐园的公路上尘土飞扬。

    沈青眺望了一下与昌隆县相反的方向,那里有一间汽车修理厂,是岳丘山的家。

    “不知道他有没有放假?现在过得好吗?还会帮他的父亲修车吗?”寒风中,沈青胡乱地想着。

    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

    时间真是一味良药啊。曾以为失去岳丘山,是此生最痛苦的事情。可短短数月之后再想起他,内心虽还起波澜,但却无悲痛之感了。

    “岳丘山,我是真的想你,还是想咱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呢?”沈青不知道。

    道路两旁的树木早已经枯败零落,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降临。不远处零落着几处红砖黑瓦的房子,也显得十分的萧条。房子的红砖墙上用白灰粉刷的一条白底上依稀可见“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红色标语。

    每当看到这些标语,沈青就想起了爸爸。

    小时候爸爸偶尔返乡回家带沈青玩,就把这些标语当作她启蒙教育的教材,他会用手一边指点墙上的字,一边教她朗读。

    那时候沈青并不明白这些标题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这些字很好看,也很庄重。

    当然,这些标语并没有引起齐园镇人民的共鸣,对偏僻落后的齐园镇人民来说,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儿子多了不受气等等思想影响,以偷生、超生现象普遍存在。

    她记得,迎检来时,每天天还没亮,奶奶就热好了一大锅馍馍,做好一大碗辣椒炒酱豆,催促我们这几个父母不在家的孩子赶紧吃。

    吃不完的馍头,她用白布包着,让年龄最大的堂姐拿着,留着中午不回家的时候吃。

    当然,检查并不时常发生——一年大概就那么一回。

    那几天,沈青经常和几个伯伯家的孩子往往野地里跑。

    野地的芦苇荡里,大面积的玉米地里,还有偏僻的干壕沟里,都能看到小孩子的身影。沈青那时候太小了,印象并不深刻。但是堂姐至今提起来,都觉得那是一段惊险刺激而又开心的岁月。用她的话说,那两天不用去地里干农活,只是看着自己的2个妹妹,还有几个堂弟妹,那简直太轻松了!

    对孩子来说,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每天都像做游戏。

    超生的小孩在当时是没有户口的(俗称黑户),也没有权利享受可耕地的分配。但是人们并不在意,因为在94年时,他们那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调整,并按照国家30年不再调整土地的政策,计划生育超生和土地就不再有联系。

    在农民的心里,把土地看得比命都重,当土地和生育没有关系,农民们就没那么在乎处罚了——超生只要交了罚款就没事了,而且数目也不大。

    而现在(2004年年初),这些标语早已不知去向,仅存的也如昨日黄花,不再那样的鲜艳明亮了。政策还是那个政策,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执行政策的人也跟着变化了执政的方法。这就叫做发展。

    穿过一条狭窄的巷道,转个弯儿,就来到了齐园镇街区。

    齐园镇主街区并不大。左右两排新建的二层小楼从街东头连到街西头,大概有500多米长。一楼大部分都是商铺,卖什么的都有,二楼则全部为住家户,一楼二楼在建成后是单独销售的。整个一条街的二楼都是打通的,两边分别共用两个楼梯口。商铺面积不大,每间60平左右,所以二楼的住房去掉走道部分,估计60平不到。但这对于齐园镇来说,已经算是最好的房子了。

    沈青的一个远房堂哥就在其中一间商铺里做裁缝生意,她曾在他们家寄宿过半年。每天堂哥和堂嫂起早贪黑的干活,很是辛苦,收入也不错,不过为人却十分吝啬。她在他们家呆的半年里,不但要帮他们照顾一双儿女,还要给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次家里有好吃的,他们也总是神神秘秘的背着她藏起来,等她不在家的时候才吃。

    沈青并未怪过他们,她知道,人性向来如此。

    她一直都很感激堂哥、堂嫂的收留,如果不是他们,父母是绝对不会同意她来齐园镇上学的。

    齐园镇这些年来由于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平时并不热闹。可一旦进入腊月,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源源不断的返乡,齐园镇就变得异常热闹起来了。

    沈青常把这种现象比作一盆正在加热的冷水,随着火苗不断的加热慢慢的沸腾,而这沸腾的水又随着年的走远,慢慢地冷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一,虽说已经过了正午,但街上依旧人来人往。

    这段时间,是商户们日进斗金的日子,他们个个正卯足了劲的吆喝叫卖着自己的商品。

    一些商户为了多卖些东西,把自家的摊位从屋里尽量的往路上延伸,使本来就不宽阔的集市变得拥挤。

    置办年货的人熙熙攘攘的自觉分成左右两股人流,你推我搡的边走边看着。平时安静的音像店,把大喇叭挂在门口,不停的播放着时下最流行的歌曲。蔡依林的《看我七十二变》在喇叭声中显得噪杂不堪,原本优美欢快的旋律变得尖锐噪杂,吵得人脑仁都疼。

    可人们并不在意,或许他们根本就没听到。

    戏曲声,音乐声,吆喝声,叫卖声,嬉戏声,讨价还价声,吵闹辱骂声……声声入耳,谁也不在意到底这些声音在诉说什么。

    沈青提着行李箱,艰地的在人群中穿梭着,试图赶紧逃离这混乱噪杂的场面。

    这里实在太吵,太拥挤了!

    “青青,青青……”在这轰鸣刺耳声中传来一个熟悉而又清脆活泼的声音,沈青循声望去,看到了一个女孩正朝她挥舞着快活的手臂。

    仔细打量,好半天才认出来,原来是同村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