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第八十三章以人为镜

第八十三章以人为镜

作者:庐陵十二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欢迎支持十二郎的新书淑女如云,谢谢。(小说手打小说)(夹紧尾巴做人已改名为淑女如云)。

    ————

    傍晚,祖君彦在前,吴浩在后,来到了守备府后院的小屋旁。

    两名士兵打开了门。里面那人端坐着,却是兀然不动。

    “闰甫,少帅来看你了!”祖君彦头前说道。

    贾闰甫还是坐在那里饮茶,眼皮也没有抬一下。

    吴浩脸色如常,心里暗自发笑。这些读书人什么时候都总是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刚才他和祖君彦一阵详谈,甚欢。最后,他们自然就谈到了这次被俘的贾闰甫。

    对于贾闰甫,吴浩所知甚少。他虽然酷爱读史书,但是记忆中读到贾闰甫的地方只有两处。一是李密打下了兴洛仓之后,有些得意忘形。对于粮食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百姓可以随意去取用。结果浪费及其严重,以至于洛河两岸随处可见白花花的大米。贾闰甫这时候提出意见劝阻李密。李密欣然接受,并委任他来管理此事。

    第二:就是李密投唐之后,不久深为后悔。于是密谋叛唐,想回河南召集旧部重新起兵。于是李密向李渊请命,说自己想去说服旧部,让他们投唐。李渊十分高兴,当即就同意了。李密就带了王伯当和贾闰甫前行。结果,随行之中有人向李渊告密,说李密必反。李渊后悔了,于是又下令让李密回长安。李密认为自己回长安,没有好下场,不如拚死一击,打出关去,重新起兵。他又说自己应在天命,王者不死,李渊放自己出长安就是证明,只要能回到河南,振臂一呼,一定应者云集,大业可成。贾闰甫逼不得已,只好直言相谏:说天命之事毕竟飘渺不可凭,而且按现在的形势看来只怕天命在李渊处还要多一些。大家现在落魄,无兵无粮,想要重整旗鼓只能依靠当年的旧部重新来投。但是李密杀了翟让之后,天下都认为李密刻薄寡恩,谁还肯把自己的兵力毫无保留地交给李密?只怕他们不但不肯投奔,还要拼命防范李密来夺权,又怎能谈得上应者云集?这番话自然大大揭了李密的疮疤,如果贾闰甫不是的确忠于李密,他根本没必要说这些东西来劝阻李密,但是李密已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认为贾闰甫贪图富贵被李渊拉拢了,要动手杀贾闰甫。还好王伯当劝阻,之后贾闰甫才得以逃走。

    虽然只有这两件事,但是贾闰甫给吴浩的印象:这是一位直臣。从古至今,耿直的人有好下场的那真是翎毛凤角,比之那些大才子更为可贵。大概得善终也就只有魏征了。可是他死后不久,李世民怒极来了个“亲仆其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

    祖君彦说道:“闰甫到瓦岗的时间不长,但是办事细致认真,为人刚正不阿,是名副其实的君子。我昨夜与他共处一室,通宵达旦都在谈论少帅,言谈间他对少帅倒也并不排斥。依我看来,归顺少帅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吴浩听到之后,自然是很高兴。

    祖君彦又说道:“而且在瓦岗军中,闰甫和玄成、张亮交厚,此二人也都有治国之才。可是在瓦岗军中却都不得意。如果闰甫一纸书信,则少帅帐下又可得两个谋臣”

    祖君彦的话刚说到这里就被吴浩打断了:“张亮我是知道的,此人的确是管理政务的一把好手,可惜徐世绩行军打仗的确是上将之才,却并不重视这些理政的人才,不重用张亮倒也是正常的很。只是这玄成不知是哪一位,我听着却是耳生的很。”

    祖君彦笑着说道:“少帅能够知道张亮已经是让君彦很是吃惊了。玄成素来才名不显,为人又不爱张扬,世人知道他的的确不多,他在密公帐下也只是任文书之职。”说完之后,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连忙收住了嘴。

    “君彦不要拘紧嘛。李密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你称一声密公也不为过。我吴浩不至于连这个肚量都没有吧?”吴浩接着又问:“文书?不知这玄成尊姓大名?”

    “他姓魏,名征,字玄成。”

    “原来是他?”吴浩立即拉起祖君彦就来见贾闰甫了。对于魏征这个谏臣,吴浩是太知道了。对于他和贾闰甫相交深厚,吴浩倒是一点不奇怪。这两人都是耿直之人嘛。

    “贾兄,吴浩这厢见礼了!”吴浩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少帅,如今群雄并起,你一无背景,二无声望,凭什么去夺天下?”贾闰甫忽然把茶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问道。

    靠,这家伙也太耿直了吧?吴浩心理暗说一句:有性格,我喜欢。他能够张口就问出这句话来:说明他看出了自己的野心,不是像翟让、杜伏威那样做一方霸主就心满意足的人。而且祖君彦也没有骗我,他的确已经有了投靠我的想法。可是你选错了方法。辩论可是我的强项,如果靠辩论就可以得天下的话,那我一定是把李世民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贾兄以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得天下呢?”吴浩反问。

    “得民心者得天下!”贾闰甫不假思索的回答。

    “敢问贾兄?何为民心?”吴浩又问。

    贾闰甫想了一下,说道:“民心者,天下百姓之心也!”

    “哈哈哈!”吴浩仰天长笑。

    贾闰甫和祖君彦都呆呆的望着他。

    “难道少帅以为不对吗?”贾闰甫问道。

    “也许到的将来有那么一天,当老百姓真的可以当家作主那一天,或许对吧!”吴浩微微一笑:“就我看来,任何一个政权的更替和兴亡都不可能由那些社会底层的草根阶层所左右。也许草根有一天通过个人的奋斗他成为了可以左右国家兴亡的大人物,但是到那个时候他所代表的决不会是草根阶层的利益,否则的话,他瞬间就会被摔得粉身碎骨。”

    未待二人有什么反应,吴浩继续慷慨陈词:“商汤无道,武王伐纣,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因为他获得了民心。可是什么是民心呢?那时候诸侯的心就是民心。秦皇以后,天下一统。这民心自然也就变了。其时,世阀林立。得名门世阀拥护者,得天下。从晋朝直到本朝文帝莫不如是。当然并不是说只要得到了世阀的拥护就可以任意妄为,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普通百姓只要能让他们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安心乐业,谁会关心到底是谁得了天下呢?”

    贾闰甫问道:“依少帅之意,岂不是说得到了四大门阀的支持就能够得到天下了!”

    “你说得不错,可是也未必。首先必须得承认四大门阀无论是本身的实力和影响都不是当前的这些义军首领们所能比的,如果他们领兵反隋的话,要成功比之义军要容易的多!但是,”吴浩话锋一转:“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南北朝以来,门阀的势力是越来越弱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加强,人数不断增多,形成了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也要求在政治上得到相应的地位。他们将迟早要取代门阀。门阀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一点本朝文皇帝就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废除了按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而是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三人,荐给朝廷。”

    吴浩十分感慨的说道:“不得不说是杨广这个昏君虽然杀父篡位,但是早年间他还是作了一些好事的。分科试举,以试策取士的确是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可惜没有成为一个制度。而是时有时无,朝廷的大权仍然被世家门阀所掌控。所以我认为谁能够得到庶族寒门广大士人的支持,那么天下就会掌握在谁的手中!”

    贾闰甫一下都激动起来,简直是热泪盈眶,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士子。

    “如今天下的各路义军不要说做,能看到这一点的人除了我还有谁呢?无论是翟让、杜伏威还是窦建德不是在忙着争地盘就是在忙着收敛钱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我的对手。当然四大门阀之中人才辈出,未必就没有人看到这一点,但是他们本身就是大门阀,而这样做的后果,那就是使门阀彻底的消失。所以他们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吴浩漏*点盎然的说道。

    是啊,吴浩原来就一直在想,唐朝初年虽然采取了科举制度,但是让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的却是武则天。虽然其中不乏她个人的政治目的,但是却是为历史作了一个大大的贡献。如果没有武则天,那么唐朝这样一个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朝代会不会像隋朝一样的短命,那也是很难说的。

    贾闰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主公在上,闰甫刚才无礼了,请受闰甫一拜!”

    吴浩赶忙上前一把扶起:“快快请起,闰甫之才,我早有所闻。今后还要请闰甫千万不吝赐教才好!”“主公不要嫌我出言莽撞才好!”贾闰甫开着玩笑说道。

    吴浩可就等着他这句话呢,赶忙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希望闰甫会是我的一面好镜子。我听说你和玄成乃是好友,我很希望能够再得到一面镜子。”

    贾闰甫和祖君彦听了吴浩的话,均激动莫名。

    贾闰甫一躬到地:“闰甫敢不从命!”

    ————————————

    以下字节不占字数。

    注:历史上贾闰甫此时本应还在裴仁基处作军师,正是他劝裴仁基归降了李密。十二郎这里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各位书友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