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东方冕文集 > 故园情深以死报

故园情深以死报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东方冕文集 !

      入金

    在距今700多年前宋金两国南北对峙时期,有一位生于宋、仕于金、位居金国礼部尚书的读书人。在金国欲挥师宋廷时,他做出了艰难而代价沉重的抉择——力阻两国交战而被金国处死。这个人就是施宜生。

    施宜生,福建邵武人,原名逵,字明望(后改必达),北宋政和四年进士,宣和末年为颍州教授。

    施宜生青年时满腔豪情,曾作题壁诗:

    君子道穷志不穷,人生自古有飘蓬。

    文章笔下千堆锦,志气胸中万丈虹。

    大抵养龙须是海,算来栖凤莫非桐。

    山东宰相山西将,真把前功论后功。

    施宜生胸怀大志,但中进士十几后,宋廷才给一个令他无法施展才华的曾颍州教授之职,这与的期望大相径庭。不久,他弃官回到了家乡邵武,恰逢建州(今建瓯)人范汝为抗捐起义,他参加了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被流放到边远地区,于是他对宋朝廷心生不满,越狱逃到金国扶持下的伪齐傀儡政府供职。1138年1月,伪齐政权被废除,施宜生到了金国。他才华出众,官从太常博士做起,一升再升,直至礼部尚书。

    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宋军在反击金军的南下中,取得了顺昌、郾城、颖昌大捷,然而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却惟恐有碍对金的和议,下令撤军。完颜宗弼(金兀术)则率重兵进军淮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将刘琦等在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大败金兵。金兵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回击了宋兵。为了彻底求和,宋廷以论功行赏为名,把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位大将召回临安,分别委以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的虚衔,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甚至拉拢张俊,进一步打击坚决抗金的韩世忠和岳飞,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岳飞冤狱。这年十月,南宋朝廷派魏良臣赴金,提出和议。十一月,金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来宋,提出和议条件。最后双方达成了和议,内容大体是: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边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河南邓县),以及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此外,每年遇到两国皇帝生辰及正旦(即正月初一),宋金两国必互遣使者祝贺。南宋于这个耻辱的条约中断送了在这之前的抗金硕果,与金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从“绍兴和约”开始,这样“和和气气”来往了差不多20年,没有发生战争。早已觊觎南宋江山的海陵王完颜亮当上皇帝后,开始改变这一格局。他积极备战,一心想发动战争消灭南宋。完颜亮积极备战的风声,宋高宗有所耳闻,但不当真,依然沉醉在夜夜笙歌中“直把杭州当汴州”

    完颜亮称帝后,施宜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重用。正因如此,1159年末金国要选派贺宋正旦使,完颜亮选择了施宜生,并授予他翰林侍讲学士的头衔。完颜亮此时已决定撕毁和约,准备侵宋,他继续遣使的目的只是为了迷惑宋廷。当完颜亮确定施宜生为贺宋正旦使时,施宜生曾以“自以得罪北走,耻见宋人,力辞”但完颜亮不允,施宜生只好与副使耶律辟离剌(即耶律翼)等人出使南宋。

    随从施宜生赴宋的还有副使耶律翼等,他们皆是完颜亮认真择选,秘密接受任务赴宋的,其中还有担负间谍使命的画工,他们沿途详尽绘制自金宋边境到南宋临安一路的详细地图、城郭、山形、地貌等等,回去后统一整理,作为金国南侵的兴兵资料。

    泄密

    怀着复杂心情的施宜生进入南宋境内,看到百姓男耕女织,生活秩序井然,而边防空虚,毫无备战的迹象,心中不免忐忑不安起来。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负不重用自己的宋朝廷,却不能对不起生活在宋朝的乡亲。

    施宜生一行来到南宋,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宋高宗亲自接见了他们“金国贺正旦使施宜生、副使耶律翼见于垂拱殿”宋高宗还“命大臣就驿赐宴”南宋礼部尚书张焘奉旨接待祝贺使团。张焘贤能正直,施宜生久闻其名,十分敬慕。双方在施宜生下榻的国宾馆见面,礼毕,施宜生便和张焘攀谈起来,并说起自己也是宋朝人。张焘见施宜生谈话颇为诚恳,也就觉得很亲近,两人越说越投机。为了探听金国即将侵宋的传闻是否属实,张焘故意多次用“首丘“、“桑梓”等故乡之意的话暗示他,提醒他不要忘本。饱读诗书的施宜生岂能不知其意?

    施宜生本有阻止宋金交战,以报故乡之情之意,加上张焘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到位,施宜生因此拿定主意要将金人将欲败盟、引兵南下的消息吐露出来。在决定泄密之前,施宜生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泄露国家最高军事机密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泄露机密的事情被人发现,他就要背上不忠的恶名,为世人所不耻。但是一想到战争将让生灵涂炭,他还是决意说出这个机密,意欲让南宋朝廷加强防御,这样金国就会打消发动战争的念头,避免百姓遭殃。

    做为金国高级领导人的施宜生,身边总是跟随着警卫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想透露机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时机与智慧。施宜生与张焘谈话时,副使等在座,身旁又有翻译官,所以施宜生说话小心谨慎,甚至顾左右而言他。一个机会来了,翻译官因事暂时离开,施宜生便赶忙瞅准这个机会,向张焘使了个眼色,又故意望了北方一眼,然后用廋语(隐语)对张焘说:“今天的北风刮得可真厉害!”说完,惟恐张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又特意取了案上的笔,敲着桌沿说:“笔来,笔来!”“笔”和“必”谐音“必来”就是一定会来、肯定会来。

    张焘为人机警,立刻明白了施宜生的意思。张焘离开宾馆,便向宋高宗作了详细汇报,并请求朝廷急速防备金兵入侵。于是宋高宗一方面立赵瑗(后改名赵眘,即宋孝宗)为皇子,以便在抗金形势不利时退位做太上皇,逃避抗金的重任;另一方面宋高宗向大臣征求防御、退敌之策,吏部员外郎虞允献策说:“金决渝盟为南牧之计,必为五道:出蜀口,出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沮洳,非用骑之地;它日正兵必出淮西,奇兵必出海道,宜为之备。”宋高宗认为虞允分析的十分透彻在理,于是采纳了虞允的献策,悄悄地在金国出兵有可能走的五条进攻路线上的重要关隘陈设重兵,加强防御。

    施宜生的泄密过程虽然做得非常隐蔽成功,但是他的心里并不踏实。他在南宋朝廷安排的工作性游览,参观五代吴越国王钱镠的一处遗迹时,有感而发,作钱王战台诗:

    层层楼阁捧昭回,原是钱王旧战台。

    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

    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

    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整首诗字里行间,阴风森森,似乎已经有了某种不祥的预感。

    赴死

    施宜生完成正旦使的任务后,一路马不蹄地往回赶,路上“至镇江府,赐宴,不受,遂即时渡江”连南宋官员为他们准备好的宴席都予以谢绝。到了淮河耶律翼走得更快,竟然“已先渡淮北去,宜生以下皆不及知。”这件事让施宜生顿感事情不妙。这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留在宋朝,保存生命;另一条是回到受严惩概率极大的金国。但第一条路是走不了的,因为他留在南宋,金国就可“名正言顺”地以南宋“扣留”其大臣的名义出兵。他只有回金国的一条路,无论前途多么凶险也要回。

    在施宜生回金之前,完颜亮派出的间谍,已秘密地将描绘到的南宋江山城市画卷传回了金国。完颜亮从画卷上览见杭州湖山秀美,城郭繁华,非常高兴,命画工把杭州景色制成屏风,加画自己着戒装骑骏马于吴山之上,并题诗道:“万里车书盍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其对南宋用兵之勃勃野心,跃然纸上。

    施宜生回到金国后,仍心存侥幸力劝完颜亮不要出兵,与宋和为贵。此时,随他赴宋的随从以及混入南宋的金人奸细早已将他向宋廷泄露的事秘密地报告了完颜亮。在此形势下,施宜生力劝停止用兵,完颜亮极其震怒,命将施宜生绑缚下狱,并于1160年4月6日,将施宜生处以烹刑,放在滚沸腾的锅里活活烹死。

    劝阻开战,要冒杀身之险,施宜生不是不知道,在他被烹死之前就有太医祁宰因上疏谏言而被完颜亮所杀。虽有前车之鉴,然而,施宜生在不是负了养育之恩的宋国,就是负了知遇之恩的金国的两难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后者。他最终走上了断头路,成为了后人功过评说不一的历史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