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断断续续的飘了近3天的风雪终于在此刻彻底的终止了,在刚刚获得独自的锡金王国,位于首都甘托克市郊的机场之上,一架架这几天来不停从拉萨冒着风雪将补给物资运低这里的中国空军运-8s型中型军用运输机正整齐的停放在跑道两侧的停机坪上,从紧张的飞行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轻松的和自己所驾御的雄鹰旁与担任着警戒任务的中国陆军士兵们闲话着家常,战线的推移已经让这里从前沿变成了后方。

    “各先遣突击集群的进展如何?”此刻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军长李光汉少将正乘坐着新型的越野指挥车与集团军军部的车队一起行进在前往乃堆拉山口的公路之上,经过中国陆军工程兵数十个小时的强修,数条从乃堆拉山口延伸到西里古里走廊的临时战备公路网已经基本成型,担任集团军前锋的第149机械化步兵师和集团军直属装甲旅的主力已经通过这些临时公路网开赴前线。

    按照前苏联陆军“苏式闪电战”的理论,为了保证行进的速度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从团级到集团军各级部队都组建了先遣突击集群,这些先遣突击队在主力部队前方30到40公里的区域内运动。借助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型粉碎敌军的小规模抵抗,这些可以保证主力部队始终保持纵队行进,而不必展开战斗队形。根据前苏联陆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的经验,部队从行进状态展开成战斗队形,特别是大部队展开成战斗队形往往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因此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苏联陆军便十分重视先遣部队的组建,以保持强大机械化集群的进攻速度。

    在开阔地形之上展开装甲突击之时,苏联陆军往往以一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坦克加强营和一个野战炮兵团组成的先遣支队。而进攻敌方拥有防御工事的筑垒地带时,红军更往往以车载步兵、自行火炮、火箭炮、野战炮部队和大量工兵组成攻坚力量。这些先遣部队所承担的作用是在高速运动之中为主力部队撕开缺口,所以在遭遇敌军顽强抵抗的要塞时,他们往往不会展开攻坚战,而是迂回到敌军的翼侧继续前进,消灭拔除钉子的任务往往交由主力部队的第一梯队,有时甚至是第二梯队来承担。而与此同时,先遣支队则将继续向前推进,对敌军防御纵深持续施加压力。

    在建国初期,年轻的新中国曾在各个领域都以苏联“老大哥”为师,以“铁脚板”踏平了蒋家王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面对席卷东欧、北亚的苏联红军时,又何尝不想一尝“铁马钢刀、气吞万里如虎”的快感。陆军由骡马化向摩托化和机械化的转变其实早在建国后的第一个十年便被提上了日程。1955年刚刚走过朝鲜战场的硝烟,在用鲜血和生命体会了现代化立体战争的威力之后,中国陆军终于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苏联红军撤防旅的机会,接收苏联红军第7机械化师的全部重装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第190陆军师为主体,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第1机械化师。

    第1机械化师是我军第一支由机械化步兵、坦克兵、炮兵、高炮兵等兵种组成的合成战术兵团,成为我军有史以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快速机动部队和足以应付突发战士的装甲突击力量。但是面对当时国内百业待兴的残酷现状,以及兄弟部队依旧停留在骡马化的情况之下。这一支部队的出现,注定只能为实现中国陆军的装甲化和机械化探索积累经验。虽然在1958年10月举行“滨海防御战役中机械化师的机动作战”演习中,该师连续成功完成了防空降、反突击以及向新的方向实施机动作战等科目,但是最终等待他们的却依旧不过是昙花一现式的辉煌。在现实的无奈面前,中央军委先后减编了该师所属的榴炮团和重型坦克团,重新将其列入了普通部队的序列,将机械化步兵师的理念重新锁进了保险箱。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年轻的中国陆军所能作的惟有等待和彷徨。整个60年代,在东、西两大阵营在冷战的阴霾之下,努力提高着己方地面部队的装甲突击与反突击能力之时,中国陆军却不得不面对长时间的政治学习、政治斗争以及支“左”、支“农”忙碌于水利生产,国防施工的工地之上。在技术装备之上中国陆军普遍训练不足,基本技能水平还依旧处于业余状态。直到1969年,才有部分野战军被改装为摩托化;1985年,全军才最终全部淘汰骡马化,改装为摩托化,部分驻防关键地域的精锐摩托化野战军才有机会重新开始向机械化方向发展的尝试。长期以步兵为主的中国陆军才第一次开始组建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步兵、防空导弹兵、航空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直到1989年,中国陆军的普遍机械化水平甚至还不如二战后期苏德战场之上交战双方的水平。

    虽然在这些岁月里,中国陆军并非没有辉煌的胜利,从中印边境冲突到中苏珍宝岛之役,再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陆军在面对技术装备略强自己的对手时,丝毫不处于下风,甚至多以完胜收场。不过在微笑背后,却是不可回避的无奈,中国陆军所依仗的依旧是步兵“大无畏”的勇气,以及“200米见真功”的近战技术,凭借着射击、投弹、刺杀和土工作业方面强悍的单兵素质将对手驱逐出了战场。严格意义上讲中国足以傲视世界的是“步兵无敌”而并非“陆军第一”

    经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脱胎换骨,中国陆军从终于在一次次的军事演习之中,真正感受到了属于自己的“装甲雄风”不过面对自己祖国围绕四周的高山、雨林、海峡,中国陆军刚刚获得的地面装甲突击能力似乎只有在三北地区的平原和沙漠之上可以一展身手,但是在这条战线上所要面对的却是比自己刚为强大、且更富有进攻精神的机械化军团。在他们面前,中国陆军更多的时候只有玩防守反击的余地,而没有铁骑奔射的资本。最终走出了机械化时代的中国陆军更多的课题是泛海登陆的两栖突击以及尽快赶上世界各国新时代信息化的浪潮。

    终于今天在翻越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之后,平坦如砥的恒河平原终于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了中国陆军的兵峰之下,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只能出现在每一个中国陆军战士梦中装甲突击战术终于可以化为了现实,这一份压抑已久的渴望最终化成了不可遏止的欣喜和张扬,中国陆军的战车们第一次宛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在敌国的领土之上纵情的咆哮和驰骋起来。或许印度陆军很难理解眼前的这支军队如何如此勇猛,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抱怨的只能是自己长期的人品问题终于爆发了。

    虽然刚刚完成了在东南亚地区的部署,经历了马六甲地区热带雨林的鏖战搏杀和安达曼群岛的背水攻坚,但是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在此刻却全然没有久战的疲惫,刚刚补充了大量新兵的各部队没有给远道而来的客军—兰州军区的第21集团军任何机会,全军以在马六甲战场之上一直没有机会一展身手的第149机械化步兵师为前锋,气势汹汹的从锡金直扑西里古里走廊,然后继续向南奔驰而去。

    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前身是于1945年10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独立第2旅,虽然在众多“红军师”面前谈不上根红苗正,但是他的战绩却同样辉煌。1947年北上赴东北后,改建于四野之中战斗力位具首位的一纵参与了辽西会战、主攻沈阳、平津战役。1949年编入第18军,番号改为第52师。驻防于西藏南部的江孜、日喀则、亚东地区,成为此后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绝对的主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更是以偏师的身份,重创越南陆军皇牌部队—316a师主力。强行突破了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的越军“沙巴防线”最终与友军携手给予了越南陆军以重创。

    而在中国陆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整编改装的机械化师之一,中国陆军第149师更成为了中央军委配置在西南方向针对中印边界的快速反应部队。常年以来一直都以中印边境地区为主要预设战场,常年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区进行针对性训练,在糟糕的山区公路之上,第149师整师整团摩托化开进时速都可以达到40公里,随着“老搭档”—中国陆军第52和第53山地步兵旅在锡金和西里古里两地的奇袭得手,由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2个主力团—第445、第446团为主力组建的6个先遣突击集群的便如风驰电掣一般穿越依旧犬牙交错的战线,不仅扫荡了印度陆军各地的残余抵挡力量,一举打通了甘托克到西里古里的战略走廊。

    而在西里古里城下,刚刚在火车站被横穿不丹展开奇袭的中国陆军第53山地步兵旅打了一记闷根,几乎连锅端了整个师部的印度陆军第922步兵师毫不容易才恢复了指挥系统,让通过铁路机动抵达战区的各部队在西里古里城郊地域下车展开。各个集结地域内到处堆满了散乱一地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背着步枪的步兵四处奔跑着寻找属于自己的连队,而军官们则大声咆哮呵斥着每一个人,在没有月台等卸车设备的情况下,印度陆军的士兵们只能用肩背手扛的方式将沙袋和原木搭成陡坡让坦克、步兵战车和大口径火炮等重型装备从平板车上艰难驶下。

    又一辆俄制t—72m1型主战坦克缓慢的挪动着履带,在步兵们手舞足蹈的指挥下在狭窄的平板车上小心翼翼的转向,敞开的炮塔顶盖之上已经被长途奔袭搞的筋疲力尽的印度装甲兵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驾御自己的战车之上—已经有多辆坦克因为下车时操作不当,底部朝天翻倒在地。被脚下的铁轨吸引的全部目光此刻无论如何也无法看到在地平线的尽头卷起的一股股烟尘。“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这辆可怜战车的炮塔被从侧面射来的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击中。整辆坦克猛的一振,虽然这一击并不足以摧毁这辆坦克,但是却已经震撼了每一个印度陆军士兵早已恐慌的心灵。

    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从远方的地平线上飞来,准确的命中着那些刚刚卸下火车的车辆和火炮。纷飞的火焰和碎片令拥挤而混乱的这个“临时车站”瞬间成为了充斥着死亡的地狱。慌乱中的印度陆军士兵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不是奋起抵抗,而是四处溃逃,在混乱堆放的各种武器的弹药被引爆之前跑到危险距离之外。但是在那些裹挟着无数以爆速飞行的各种碎片面前,人类的奔跑速度显然无济于事。而停留在火车之上的印度陆军的坦克则在眼前不断涌起的连环爆炸之中,成为了一路冲杀而来的中国陆军02型100毫米轮式坦克歼击车的最佳目标。

    与驰援吉隆坡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反坦克连所装备的05型120毫米8轮坦克歼击车不同,中国陆军各机械化步兵师的主力团所大量装备的主力轮式坦克歼击车均为主炮选用100毫米滑膛炮的这种02型突击炮。突击炮,可以说是一个被历史遗忘已久的名词,20世纪30年代处于疯狂扩军之中德国陆军为了弥补自身装甲力量的不足,发明的一种以反坦克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的自行火炮。由于当时德国国力有限,坦克部队只能集中到装甲师,而成本较低的突击炮则以营为单位配备给步兵师,隶属于炮兵序列,作为步兵师最主要的装甲突击力量及反坦克火力。这一概念在随后的战争中为主要交战国所接受。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由于步兵火力不断增强、步兵战车的出现、以及对反坦克导弹的迷信等原因,突击炮逐渐变成历史名词,一度消失在战场之上。

    直到20世纪末,随着铁幕的瓦解冷战结束,两大阵营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骤然减少,而各地区中、小型武装冲突问题却凸显出来,在讲究快速部署的新战略环境当中,重型的主战坦克一度成为了笨重的冷战遗物,取而代之的是车体轻、速度快、后勤简便的轮型装甲车。在这方面西欧的各国可谓先知先觉,其轮装部队在80年代便已经宣告形型,而拥有装载着大口径反坦克的轮式坦克歼击车,而一度成为了轻型装甲车辆对抗主战坦克的无双利器,而日益在日益强调机动性和火力的中国陆军之中,装备轮式坦克歼击车的呼声也在21世纪的初叶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

    面对军方日益紧迫的要求,中国军工迅速拿出包括有4种口径在内的4种备选方案。其中125毫米火炮由于装填系统过于庞大复杂,所以几乎无法将其安置在轮式底盘之上;而国产的89式120毫米滑膛炮优点明显,其性能堪与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型火炮匹敌,足以对抗现役任何国家的主战坦克。唯一的问题在于其体积与后座力太大,只采用8x8轮式底盘。在快速部署中受限制较大。而105毫米线膛炮与100毫米滑膛炮的选择弹性则较大,其中能与大量的现役59系列、88系列坦克采用通用弹药可以105毫米炮的一大优势,而100毫米滑膛炮性能虽与105毫米炮相当,但只能与86式牵引反坦克炮共通弹药。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标的呼声一度集中在装备120毫米的8x8底盘和装备105毫米的6x6底盘之上。但是结局却令所有人大跌眼睛,最终中国人民国防军选择了少量采购装备120毫米的05型轮式坦克歼击车用于装备机械化步兵旅,而真正夺得头筹的主力型号却是一直不为大家所看好的02型100毫米轮式突击炮。而其中原由细想起来也并不复杂,02型轮式突击炮采用了的是目前中国陆军各集团军都广为装备的86式牵引式反坦克炮作为主炮,选用这种型号可以减少数量庞大的中国陆军各主力师磨合和训练的过程。虽然86式100毫米滑膛炮的威力仅能满足于对抗第二代主战坦克。不过02型轮式突击炮最初的设计思想便是以牺牲战术性能,换取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把中国步兵师的火力、机动性提升。而且在后续型号的改进之上,02型轮式突击炮架设了炮射导弹的导引装置,可携带6枚炮射反坦克导弹,也算初步具备了有效打击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

    而最为有意思的还在于这种新型武器的命名之上。炮兵部队坚持将这类新型战车称为自行反坦克炮,或者复古称为“突击炮”却坚持不象05型12毫米轮式战车那样冠以坦克歼击车或驱逐战车的头衔,因为坦克歼击车隶属于装甲兵管辖,而突击炮则是如假包换的炮兵兵种。

    一辆又一辆的印度陆军坦克在平板车上被当作重装甲靶标而遭遇中国陆军这种新型轮式突击炮的蹂躏,最终被一一打着,成为了铁轨之上宛如串烧的风景。而在整个恒河平原之上,印度陆军第922步兵师早已溃不成军。面对着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宛如水银泄地般的猛攻,早已由于长途奔袭和师部遇袭而处于混乱状态之下的印度陆军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印度陆军的士兵除了转身向南撤退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面对一路狂奔而来的中国战车放下武器,高举双手。

    而与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几乎同时展开的还有第13集团军陆军航空兵的“蛙跳”攻击,恒河平原之上数十辆的印度陆军的军用卡车和步兵战车正象非洲大草原上被狮群围猎的角马般疯狂疾弛着,不时有车辆由于抛锚而被迫停了下来,但是他们的同僚除了表示同情之外只能继续扬长而去,这空前狼狈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他们曾是拱卫过新德里的精锐部队之一。

    无论如何这个机械化步兵营中的绝大多数人相信他们已经摆脱了被歼灭或俘虏的命运。因为只要再全速开上几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抵达印度东部比哈尔邦城市格蒂哈尔,那是的守备部队应该还在坚守着城市。但是就在所有人都憧憬着进入城市后的那一份解脱之时,数个掠过他们头顶的黑影却另他们的所有梦想化为了泡影。那是4架机身下方悬挂着一辆8轮全地形车的通用型直升机,一个印度陆军的军官显然认出了它的型号—那是美国陆军的uh-60“黑鹰”直升机。“我们在同时对抗中美两个大国。”绝望的声音中所有的车辆停下了已经过热的引擎。

    不过这显然是一场误会,因为这些直升机的外型虽然和uh-60“黑鹰”直升机几乎没有区别,但却是不过装备于中国陆军的民用型号s-70而已。

    20世纪80年代,为加强青藏高原地区边防,中国军方曾向美国西科斯基公司采购过24架s-70型通用直升机,印度陆军驻防一线的山地步兵曾有幸目睹过他们的风采。但是从新德里赶来的印度陆军第922步兵师却显然被这些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战机吓的不轻。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孟加拉湾的夜色有着一种原始的美丽,还没有被林立的烟囱所产生的工业污染玷污的天空保持着千年前的纯净,在一轮新月的照耀之下,来自雪山之颠的那潺潺溪水最终汇聚成波涛汹涌的江河在这里奔腾着融入印度洋的怀抱之中。如果不是岸上此起彼伏的枪声,来自新德里的马利克少将正想好好的利用这个临别前最后的机会好好欣赏一下这难得的美景。

    “他们显然舍不得你走啊!”驾驶着冲锋舟迅速驶出藏身的河湾,负责前来营救自己上司的女兵们充满着调侃意味的说道。这些来自印度特别安全局女兵营的士兵,几乎全部由多情的马利克少将亲自从数以千计的应试者中挑选而出,除了拥有坚强的意识和良好的战术素养之外,身材和美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呵呵!你们都错了,即便顺利的抓到了我,蒂卡。汗少将也无法用我的人头向达卡证明自己的忠诚—那将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不打自招而已。所以用枪声将我赶出他的世界就可以了。”望着逐渐模糊的河岸和以及那座名为巴里萨尔的孟加拉城市,马利克少将唯有苦笑。在他到来之前,没有人比他这个始作俑者更坚信印度可以轻易的通过入侵孟加拉来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但是在他的离开之时,留下的却是印度陆军深陷重围的11个陆军师,以及一个曾经自诩为强大的国家轰然崩塌的背影。

    中国海军的“上海”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重新活跃在孟加拉湾的波涛之上,最终彻底破灭了印度陆军攻陷达卡的最后迷梦。乔京德尔最后孤注一掷的武装直升机攻坚集群,不过是饥饿的中国海鹰的开胃点心而已。在扫荡了达卡的上空之后,挂载着各种对地攻击武器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四处出击,在全面压制了印度陆军脆弱的野战防空系统之后,达卡周遍的每一处印度陆军的核心阵地都不过是不设防的猎场而已。无论是补给节点、部队集结地域、交通枢纽或是指挥中心,只要一旦被列上攻击序列,印度陆军的指挥官所能作的便只有尽可能的在空袭中疏散有生力量。

    与从“上海”号核动力航母上起飞的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相比,以紧急改制的辅助航空母舰“崇明”号和“长兴”号为基地起飞的强-9型轻型舰载攻击机却往往令印度陆军士兵更恐惧的空中噩梦。因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现代化的歼—11h和歼—10h型舰载机一般都担任着精确打击的任务,所以无论是俄制kh—29t型电视制导炸弹、kab-500、kab-1500kr

    制导炸弹、kh-31p型反辐射导弹还是中国自行研制的c802kd型空对地导弹、“雷石-6”型制导滑翔炸弹都会优先照顾那些技术密集的重要目标,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往往只能远远的在天边看到它们尾焰划过阵地上空那惊鸿一瞥的轨迹,以及数分钟后在自己身后传来的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样的攻击虽然对整个印度陆军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对于一线的官兵来说却多少有些遥远。

    不过中国海军从辅助航空母舰“崇明”号和“长兴”号的甲板上起飞的强-9型轻型舰载攻击机的攻击却截然不同。由于机库的限制,中国海军的每一艘“岛”级辅助航空母舰仅能配备1012架强-9型轻型舰载攻击机,理论上即便2艘辅助航空母舰起飞所有的舰载机群,也不过24架攻击机对于整个孟加拉战场之上,数以千计的印度陆军地面目标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但现实却正是这些体态轻盈的强-9型舰载攻击机每次出击都足以令印度陆军的士兵们胆战心惊,最终在达卡外围的战场上溃不成军。

    强—9型舰载攻击机往往不会象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采取小规模突击的模式,以双机甚至单机编队的规模进行精确打击。挂载着火箭吊舱和常规航弹的他们动辄便以10架以上的大编队横扫战场,一旦他们出现在天际,印度陆军无论是的修筑有坚固工事的防御阵地还是由众多车辆组成的集结地域,往往都逃不了被如蝗虫般飞射而来的57毫米航空火箭弹打成一片火海的命运。

    对于固定区域的打击,印度陆军还可以事先利用己方残存的对空警戒雷达进行聊胜于无的预警和疏散,但是在空袭进行到第三天开始,面对印度陆军日益分散目标以及逐渐撤出战场的情况。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改变了原有的战术。不再采用对预定区域进行的班次空袭的固定模式,而代之以由从安达曼群岛起飞的中国海军陆基大型预警机和“上海”号航母上起飞的舰载预警机交叉补网,在空中担任监控和指挥。随后召唤在预定空域待机的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或已经进入孟加拉近海的“崇明”号和“长兴”号辅助航空母舰对印度陆军机动中的地面目标进行快速而强悍的攻击。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曾发明了一种新的空战战术—名为“鹰之墙”即利用预警机指挥大量的在战区上空的f—15型“鹰”式空优战机,隔离出一片“禁飞区”随时消灭任何企图侵入禁飞区的空中目标,从而确保一定空域的制空权的战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法与这种在入侵伊拉克和南联盟的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战术有着相同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将猎场由空中转向了地面,在印度陆军的占领区内隔离出一块块随时可能会遭到空袭的“危险区域”只要印度陆军的部队进入其中,便随时有可能遭遇到灭顶之灾。

    印度空军并非不想给予自己的友军支撑起天空中的盾牌,但是在东北部各地的机场全面遭遇中国陆军数字化炮兵攻击的情况下,印度空军可以升空的战机实在是少的可怜,即便有少数轻形战机侥幸可以从炮火之中起飞,在缺乏预警机引导的情况下,要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强大的电磁压制之下,仅依靠地面雷达传来的信息进入战区,往往不过是超视距攻击之下的一个个靶子而已,在马六甲海峡的空战以及后续的战争之中已经失血太多的印度空军,已经很少有象样的飞行员可以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之下,还能给对手造成麻烦,更多的时候,所谓的空战不过是一场孟加拉湾上空单方面的屠杀而已。

    “目前的态势之下,我们必须迅速撤出孟加拉。在加尔各答地区重组部队,以迎战从喜马拉雅山脉之山冲杀而下的中国陆军。”本来打算乘坐军用直升机先行撤回加尔各答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在全面失去了制空权之后只能跟随着地面部队一起狼狈的从达卡向西运动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几乎不间断的打击,让他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便连续7次更换了指挥部,此刻连全军师一级指挥人员参加的军事会议也只能通过古老的传令召集的模式在位于达卡西北部的栋吉市郊的一所民居内举行了。

    “对达卡长时间的向心突击已经消耗了部队太多的锐气和精力,以及我们可以顺利的进行撤退,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第3集团军也需要13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一直担任着印度陆军西路攻击集群主力的第3集团军军长布德科瓦尔中将早已不复了开战时的一望不前,由于在第一次达卡攻防战中意外在恒河之上损失了的主力部队—第3机械化步兵师。几乎敲断了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脊梁,依靠着全军硕果仅存的第8山地步兵师,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战斗力几乎连半个军都算不上。从达卡外围的阵地上,印度陆军东、西两路攻击集群撤退下来的部队表面上依旧保持着5个山地步兵师的编制。但实际上早已无一完旅。连日的攻坚和接下来的几乎不间断的空袭之中,印度陆军各师减员严重,真要撤回恒河平原,面对攻势正盛的中国陆军,所有人此刻心中都没有底气。

    “目前的局面不容乐观,东北部各邦的分离运动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我军目前的补给线几乎已经中断,很多连队已经出现了断炊的情况。”战前一直负责驻守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新任军长利德尔少将此刻也道出了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在攻略孟加拉的战役之中,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一直独立担任整个东部战线的进攻任务。以2个山地步兵师的兵力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孟加拉国东部的锡尔赫特进行钳型攻击,同时以1个山地步兵师的兵力牵制部署在孟加拉东南部吉大港的孟加拉陆军第24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任令羽全面收缩的战略和孟加拉陆军第24师困守吉大港的情况下,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成功的深入了孟加拉东部国土,最终与西线攻击集群会师与迈门辛和栋吉一线,形成了对达卡的东西合围。

    不过此刻曾经的辉煌战绩已经成为了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不可承担之重,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已经将整个集团军的补给线拉伸到无力承担的漫长,而此刻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动荡更令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本已脆弱的补给系统连根拔除。目前连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提斯浦尔也正处于众多反政府武装的围攻之下。在后方补给不畅的情况下,第4集团军各部队此刻已经开始沦落到向友军“乞讨”的尴尬状态。而更多的时候,在大家都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为了一车补给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情。

    “撤出达卡外围的阵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目前各部队所遭遇的空袭情况。但是继续向西,我们所要面对的还有河流纵横交错的孟加拉国土以及无所不在的孟加拉游击队。”印度陆军第33集团军军长乌姆拉欧少将的发言,比起另两位同僚的抱怨,显得有些有些实际意义。

    达卡以西的孟加拉热带雨林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印度陆军这场伤亡惨重的撤退。一方面距离的拉开,令中国海军航空兵高密度的攻击变得鞭长莫及,而进入了密林深处之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显然变得有些困难。在达卡附近的阵地之上连日来都在空袭之中饱受蹂躏的印度陆军似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糟糕的道路状况,以及无所不在的孟加拉游击队却成为了无法回避的新问题。

    “各部队在达卡外围已经杀红了眼,面对孟加拉人的抵抗,各部队表现的非常不理智。”乌姆拉欧少将的所谓“不理智”只是一个推托的中庸之词。实际上刚刚从达卡外围的阵地上撤下来,印度陆军的士兵便几乎成为了一群野兽,巨大伤亡的刺激和无功而返的沮丧,让印度陆军一扫军人本应有的荣誉感和纪律。他们所过之处,所有的孟加拉村庄都被无情的烧成了白地,无论是否抵抗,所有的孟加拉人都难逃一劫,在青壮年早已逃网的村庄里,妇孺儿童成为了印度陆军主要的发泄对象。

    “中国人刚刚对我们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等乔京德尔对这一情况作出处理,从门外传来的声音却令大家都感觉不寒而栗的恐惧,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中国军队如果对印度陆军采用生化武器的话,此刻会议中所商讨的撤退不过是一场灾难的代名词。不过在全面了解的情况之下,乔京德尔的不安才最终得以缓解,中国海军航空兵对雨林之中的印度陆军所投掷的不过是燃料空气炸弹。

    航空燃料空气炸弹也被称为“云爆弹”

    是一种装有高挥发性易燃燃料的机载炸弹。此种燃料是以低温、高压的方式,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甲、丙烷等易挥发碳氢化合物的一种或数种,混合变成液体燃料制成。这些物质化学性质活跃,在低温下呈液态,温度稍高就挥发成气态,一经与空气混合就形成气溶胶混合物,极具爆炸性,同时消耗大量氧气、产生有窒息作用的二氧化碳。使用时,当燃料空气炸弹投掷在目标上空引爆后,液体燃料连同引信、计时器一起撒到空中与地面,弹内燃料随即快速氧化成雾状,均匀散布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成燃料气溶胶云雾,经过延时引信的引爆后可产生高温、高压,形成强烈的冲击波。

    燃料空气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和热浪,可摧毁一定范围内的工事、武器装备和建筑,使地雷及其它弹药被引爆,暴露在外人员遭到杀伤。

    此外,燃料空气炸弹还能产牛窒息的杀伤作用。传统炸弹装填的炸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足够的氧,爆炸时不需吸收空气中的氧,但燃料空气炸弹装填的液体碳氢化合物本身不含氧或只含少量的氧,必须与空气混合才能爆炸。因此,爆炸时几乎能将爆炸范围附近空气中的氧消耗殆尽,使在爆炸范围内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缺氧窒息,甚至出现内脏进裂、肺部萎陷等恐怖状况。所以燃料空气炸弹也称为窒息弹。

    这两种杀伤威力整合起来,使燃料空气炸弹具有极大杀伤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大面积杀伤武器。与装有同等重量普通炸药的空用炸弹相较,燃料空气炸弹爆炸时产生的压力大、冲量高、杀伤威力大、破坏力强,一般可达3-5倍,高威力的燃料空气炸弹可达5—8倍。目前,1000公斤级的燃料空气炸弹杀伤直径已达200米,威力甚至可以接近1枚小型核弹。基于这种性质,燃料空气炸弹的主要胜任大面积杀伤人员和摧毁无防护的武器装备。

    中国军方首次接触燃料空气炸弹是在1979年初的对越自卫战期间。解放军缴获了没有爆炸的美制abu-55燃料空气炸弹样品。这为中国军方以后研制燃料空气炸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参考。而此后不间断的研制和发展,已经让中国军队装备了包括250公斤级、500公斤级和1000公斤级的多种航弹在内的多种攻击武器。这些燃料空气炸弹均采集束炸弹的构型设计,母弹内都装有3枚子炸弹,子炸弹内装有高度易挥发性液态碳氢燃料。在使用时,母弹存投掷后将子炸弹抛出,子炸弹随后以减速伞控制下降速率,在降到一定距地面2—3米时,弹内的液体燃料被引爆抛散到牢中,与空气中的氧气相结合形成云雾,然后经由二次点火引爆以发生爆炸。由于燃料空气炸弹的威力特别强,爆炸后可产生2500度的高温火球和超高压冲击波。

    在热带雨林之中,这种武器的威力显然可以被发挥到极至。而真正令中国海军航空兵敢于如此大胆的使用这种武器,显然还要多谢印度陆军所采取的“三光”政策。“中国海军航空兵还在战区内投下了众多的传单。”在简单汇报了战场的情况之后,带来坏消息的参谋人员从怀里取出了一张皱巴巴的传单,在传单之上赫然用印地语写着:“如果印度军队继续采取这种焦土的方式撤退的话,中国方面将不介意继续使用燃烧空气炸弹来帮忙。”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久居于高原之上的牧民,往往最喜欢青藏高原之上的春天,那是一个被严寒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季节,万物的复苏在这里显得异常的缓慢。但是每一丝的改变却都是那么令人惊叹,惹人珍爱。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欣喜便宛如那在辽阔雪原之上一点点萌发的种子,倔强的冲破无边冻土的封锁,对抗着料峭的寒风,向世界发出生命的呐喊。虽然这些生命常常还要经历多次反春霜冻的摧残,甚至五月飞雪的考验,但是他们的顽强却终将获得胜利,无法抗拒的用绿色复活整个天地。便如同一个经历了百年沉沦的国家,最终不可逆转的崛起之路。

    一辆又一辆装载着中国陆军地面决战力量—99g型主战坦克的82式50吨坦克运输车此刻正小心的奔驰在从锡金首府—甘托克到印度西里古里的公路之上。虽然作为主战坦克而言,在短短的72个小时之内已经经过了6次加固的这条战备公路已经完全足以承受50吨左右的坦克高速通过了。但是为了节约主战坦克宝贵的摩托化行进时间,让它们的履带可以更为深入敌国的领土。兰州军区入藏参战的第21集团军第63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部队在面对200公里以上的无铁路机动时,选择了将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重型履带式车辆使用师属载重汽车营公路机动到一线。

    “第13集团军的兄弟在前面已经吃上肉了,咱们也要加油啊!”面对着一路之上崇山俊岭,第21集团军的战士们虽然脸上挂着微笑,但内心深处却饱受着求战不得的煎熬。虽然在战区司令部的战略部署中,拥有强大地面突击力量的第21集团军一直被列为突破喜马拉雅山脉南簏之后,进入恒河平原地区与印度陆军决战的主力。但是战场之上的局面从来都瞬息万变,助攻变主攻的先例在新中国陆军的历史并不少见,何况对印作战本来就是成都军区的传统保留节目,而位于拉萨坐镇的战区最高指挥官又是成都军区司令—张陵中将,因此被第13集团军抢了头功,全军沦落为“扫地皮”的担忧一直萦绕在每一个第21集团军官兵的心头。

    战斗已经打响了72个小时了,第13集团军各个方面均进展顺利,不仅担任先遣任务的第149机械化步兵师展开连续突击,已经将战线从甘托克一线推进到帕格尔布尔和穆扎法尔布尔一线形成了对印度东部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巴特那的夹击之势。即便是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的第37摩托化步兵师也已经由西里古里走廊向东展开,进入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逼近已经陷入反政府武装围困之下的该邦首府—迪斯布尔。

    而与之相比,第21集团军这3天来的行动却只能用乏味和无聊来形容。由于主要的攻击路线都让让给第13集团军,第21集团军的重装部队所能作的只有跟在友军的屁股后面,缓慢的从前进基地日喀则向南移动。虽然一路之上,西藏军区和第13集团军的后勤部门早已将道路和兵站修缮完毕,第21集团军的官兵们几乎享受着旅行团一般的待遇。但越是如此战士们的情绪便越显得焦躁不安。毕竟同样作为中国陆军的甲类集团军,第21军同样拥有着需要自己用鲜血和勇气去捍卫的历史和荣誉。

    第21集团军的创立,可以追溯到红军长征时代继续留在南方各省坚持游击战—创造了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红第28军。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这些这些部队被整编为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解放战争时期又编入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在开国上将、真正的“奠边府之虎”韦国清将军的领导之下,转战于华东战场。在孟良崮、济南及淮海战役中向来主要担任最为艰巨的阻击和“打援”任务。堪称“无名英雄”与同属华东野战军的各支部队相比,在第21集团军的军史之上没有留下孟良崮、济南、碾庄、南京、上海那样代表着辉煌的名字,有的只是淮阴涟水、南麻临朐、高集、郭楼、固镇那些在中国陆军的军史之中被刻意淡化的尸山血海。

    建国之后华野2纵隶属3野7兵团,虽然没有赶上“战上海”却在浙江成功的解放了舟山,从侧翼解决了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对上海的封锁。随后的入朝轮战,虽然五次战役都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所谓“来的早,不如来得巧”第21集团军入朝之后,正赶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教训叫嚣着要“独力北上”的韩国李承晚集团的金城战役,此役堪称“狮子扑兔”

    志愿军第20兵团包括第21军在内的5个军,采取正面进攻、两翼钳击、多路突破的战法,轻而易举的击溃了韩国陆军4个师。不过在这次战役之中,担任着东路集团任务的第21军的任务依旧是吃力不讨好—在北汉江以东就地牵制当面的韩国军队使其不能西调。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之后,第21军一度长期留守朝鲜,直至1958年7月回国。此后也曾隶属于北京军区,驻山西大同,但不久之后便又奔赴关中,开始了镇守祖国西北要冲的戍边岁月。

    纵观第21集团军的历史,这支部队一直以来都几乎默默无闻的担负着最为艰苦的配角,而这一次入藏参战是不是又将重演自己先辈们的经历呢?第21集团军上上下下不无在心里忧心重重。第13集团军和成都军区其他部队的进展越顺利,这种担心便越是变本加厉的煎熬着每一个第21集团军战士那颗跃动的心灵。“咱们大老远的从西北赶来,别他妈的最后连口汤都喝不上!”、“人家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我们第21集团军就是太善良了,要我说大伙直接别伺候了,直接去新疆到巴基斯坦,和小巴兄弟一起去直捣新德里得了。”这样的怪话在一路开进之时,几乎不绝于耳。

    “第21集团军可是一把好刀啊!用来切豆腐不是可惜了吗?”面对着来自第21集团军军部的质疑和牢骚,坐镇拉萨的张陵中将却显得波澜不惊,甚至连部队的进展速度都漠不关心,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作为客军的第21集团军此刻已经和第13集团军卯上了劲,但是每天收到第21集团军在高原地区挺进上百公里的汇报,往往只是报以一个不置可否的微笑。或许在张陵中将的心中,他所要达到的正是这种将第21集团军这头斗牛慢慢激怒的效果,现在火候才刚刚好。

    2008年4月1日,在中国陆军山南—印东突击集群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第4天的黎明,随着中国陆军第21集团军的2个主力步兵师相继抵达西里古里以南的集结地域,进入一线进攻位置的命令终于从拉萨方面传来了。命令简单而直接—“中国人民国防军第2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必须在2008年4月1日中午12点之前进入指定攻击位置,越过前置的陆军第13集团军的阵地,向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富加尔各答方面展开突击,所辖各部务必发挥自身野战、攻坚的特长,在4月15日零点之前夺取加尔各答。”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传来,一路上对这一纸命令几乎翘首而盼的第21集团军军部的指挥员在第一时间的反应竟是“这不会是张陵中将再跟我们过愚人节吧!”

    但是这种难以置信的怀疑仅仅维持了短短数秒,在如山的军令面前,第21集团军除了感觉到欣喜和畅快之外,更为的是责任和压力。虽然从西里古里到加尔各答的直线距离仅为376公里,中间还有印度国家级的31a公路相联接,以第21集团军的机械化推进速度,不过是3昼夜的时间。但问题是这一路之上,还有横亘着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1个平原步兵师、1个山地师和3个独立旅所组成防御阵地,而更为严峻的是命令中还明确要求第21集团军攻克印度东部最为重要的城市—加尔各答。

    “斯巴达人从来不问敌人有多少人,只关心他们在哪?”这句西方流传千年的豪言壮语此刻套用在中国陆军身上也同样贴切,面对着这并不轻松的任务第21集团军所要作的并不是和战区司令部去讨价还价,而是抓紧每一秒的时间展开攻击部署。对于擅长平原野战的第21集团军而言,快速突击一直以来都是各部队最为擅长的科目,在不到4个小时内,第2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便迅速组建起了东、西两个纵深攻击机群。东路攻击集群由第63机械化步兵师和第12装甲师组成,从帕格尔布尔方面越过第13集团军的防线,直扑印度城市蒙吉尔。西路集群则以第61摩托化步兵师为主力,在军属炮兵旅的支援下,从西里古里向南沿着印度31a公路向加尔各答挺进。

    蒙吉尔是印度比哈尔邦中部的一座小城市,它位于恒河的南岸,人口不足百万。但是便利的水陆交通却另它成为了比哈尔邦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它不仅是比哈尔北部平原上最为现代化的河港,更是交接巴特那和加尔各答的公路和铁路的交通枢纽。面对中国陆军第13集团的攻势印度陆军虽然迅速放弃了帕格尔布尔、穆扎法尔布尔以东的上百公里的领土,却在蒙吉尔地区集结起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在短暂的接触之后中印双方在蒙吉尔地区形成了一个战略突出部。

    “号称擅长地面战的中国陆军也不过如此。”刚刚从勒克瑙调来的印度陆军整编动员第4步兵师师长贝尔高姆上校,面对着自己眼前经过自己部下连续几天奋战修筑而成的防御工事,多少有些得意连日来利用印度中部的铁路网,从中、西部各邦动员起来的印度陆军预备役部队正源源不断在巴特那集结。然后换乘汽车和轮渡抵达蒙吉尔地区。

    虽然在连场的苦战之中损兵折将,但印度毕竟是南亚地区的大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军事战略使其确定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庞大备战计划—即在与巴基斯坦和中国打“一场半战争”的同时,还要“应付印度洋地区发生的不测事件”因此从尼赫鲁时代便不间断的临战状态为其保留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战争动员制度。印度战争动员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总动员状态,即把整个武装部队转入战时编制;二是部分动员,即在总动员前动员特定的部队;三是逐次动员,即动员需要参加有限作战的部队。

    在印-东战争爆发之后,印度国内便开始进入逐次动员的状态,而随着中国的介入,新德里又颁布了部分动员的命令。而在印度—孟加拉战争爆发前后,印度已经进入了全国总动员的状态。总动员的命令下达之后,印度海、陆、空三军各部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平时编制转入战时编制,预备役军人应到指定地点报到,编入指定的部队。所以在中国陆军开始进攻印度本土之时,印度陆军的总兵力已由战前的110万人膨胀到了140万人的规模。除了原有的11个集团军所编制的35个师和15个独立旅,印度陆军在中部地区又新组建了10个主要由预备役军人组成的整编师。

    由于印度军人的工资特别是福利待遇远远高于普通市民—参加营地训练时,每天有生活补助;从驻地到训练场有差旅补助;节假日参加训练领取双倍薪金和补助;本人和直系亲属享受免费医疗;军官服役20年、士官和士兵服役17年后可享受退休金。因此许多的印度人都把成为职业军人当作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最佳途径。而在眼前朝不保夕的战乱条件下,加入军队更成为众多印度人感觉最有保障的职业了。

    所以虽然按照印度军方的动员程序优先动员了包括:预备役军官、低级委任军官及士兵在内的第一线预备役人员。但在紧急状态时可召回的当年退休、退役的军官和低级委任军官。而根据国家服役条例又在紧急状态时可召回了所有退役军人。但依旧有超过20万来自印度北部各邦民间的新兵“踊跃”的加入到“保卫印度”的行列中来了。虽然纸面上的数字令人激动,但是并不是所有希望参军的人都是军队短缺和需要的人才。迅速的膨胀不仅造成了印度三军总兵力远远超出印度国力可以承受的编制,但同时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士却又严重缺编的怪现象。在马六甲战区损失了大量骨干力量之后,印度目前陆军军官缺编情况极为严重,缺编率高达24%。

    从一定程度上将,印度军队是重复了当年日本帝国的错误。在和平时期印度军方大规模征召年轻军士进入军官候补学校接受教育培训,以便从中选拔军官,补充到部队中去,缓解军官严重缺编的现状。但是由于种姓制度的要求印度军方对军官保持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一办法却往往无法奏效,因为许多低种姓出身的军士甚至无法通过入学考试。而在目前的危机之下,印度军方却又为了盲目的追求数量而打开方便之门,将许多根本不具备指挥能力的军官推上了一线。贝尔高姆上校显然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已经入伍10年了,但贝尔高姆上校一直所担任的都不过是印度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的一个文职军官而已,在第4机械化步兵师开赴马来西亚前线之后,作为部队文职人员他转入后方部队,接管开赴前线的部队所留下的各种装备、物资、财务帐目及个人物品等。此刻仅仅因为他的军衔比较高,竟成为一个师的指挥官。

    当正当蒙吉尔突出部内印度陆军3个整编动员师所组成了近5万人的防御部队,依托着壕沟和堡垒幻想着如何击退中国陆军的进攻之时,呼啸的火箭弹便将他们迷梦击的粉碎。在密集的中国陆军炮火,很多第一次走上战场的印度陆军新兵由于缺乏训练而选择了第一时间捂着耳朵四散奔逃,这种几乎是本能的行为令临空爆炸的榴弹几乎弹无虚发,而不等硝烟散去,中国陆军第12装甲师的坦克集群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之上了。

    一方是训练有素且卯足了劲的机械化精锐,一方则是刚刚开始摸枪为了吃饱饭而走入军营的徒步步兵。战争还没有打响,胜负便早已明了,面对着被称为“中国豹”的99g型主战坦克所组成的铁甲洪流,只要没有被炸傻,印度陆军新兵往往会第一时间丢掉步枪,向后方四散奔逃。而少数扛着反坦克火箭筒的勇士,往往也会在进入射程将自己肩上的武器胡乱的射完了事。印度陆军曾一度自行可以抵挡住中国陆军数周之久的蒙吉尔突出部仅在不到12个小时之内便土崩瓦解。一时间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陷入风声鹤唳的恐慌之中,无数的溃逃的新兵在城市里到处宣传着中国陆军的不可战胜。从印度中部运送援兵的火车成为了城市的富人和逃兵争抢的逃生工具。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中国陆军的主攻方向似乎发生了转移,其主力攻击轴线已经由西里古里走廊向南至加尔各答一线转向了西里古里东西两侧。东线中国陆军的1个摩托化步兵师已经完全控制了阿萨姆邦的首府—迪斯布尔,正在向南朝着梅加拉亚邦的首府—西隆前进。”在位于加尔各答市中心的威廉堡内,一群群印度陆军的参谋人员正不断的将从各条战线上传递回来的消息,承送到印度陆军东部军区代司令—卡尔马特中将的面前。在达卡外围由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不间断空袭和电磁压制,印度陆军失去了7个备用野战指挥部,在无法掌控全局的情况,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不得不将整个印度东部战区的指挥权移交给自己的父辈—卡尔马特中将。

    “阿萨姆人一直以来都讨厌我们,自独立以来他们对新德里的反叛便从来没有中止过,迪斯布尔的陷落完全在意料之中,唯一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抵抗竟只持续了不到24个小时。”作为长期以来驻守印度东部的高级将领,卡尔马特中将显然对印度东部和东北部每一个邦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可能发生的转变都作过无数遍的推演,而作为阿萨姆邦的首府,驻扎有数千名阿萨姆步枪队士兵和印度邦武装警察的迪斯布尔,即便在最糟的情况也应该可以支撑72小时以上。“听说是担心如果进行抵抗会引发阿萨姆人对印度斯坦移民的血腥报复,而由邦长纳拉扬。杜特亲自下达了不设防的命令,不仅是迪斯布尔,高哈蒂方面也是一枪未放便接受了中国人和反政府武装的和平接管。”看着眼前面对挫败却丝毫没有准备暴跳如雷的咆哮的长官,负责汇报的印度陆军参谋情绪上多少也被感染的轻松起来。

    “保全别人的生命?多少懦夫会以此为名苟研着自己的呼吸。现在迪斯布尔和高哈蒂都丢了,整个梅加拉亚邦便彻底暴露在中国人的兵锋之下了。”缓缓的站起身来,卡尔马特中将望着东北的方向,他深邃的目光似乎已经可以看到那群山之间的美丽。“虽然梅加拉亚邦的伽罗人和卡西人和我们一样不喜欢阿萨姆人。但是习惯了被女人统治的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反抗情节。无论是面对我们还是中国人,他们都一样会微笑着敞开大门。唯一可以阻挡中国人的只有那里糟糕的地形。不过经过了锡金之役后,全世界都知道北京拥有着最为强大的山地步兵。西隆的陷落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梅加拉亚邦可以说是印度东北部各邦之中最为年轻的一个,它曾一度归属于阿萨姆邦,1970年4月2日才由于民族对立而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邦。这个主要由伽罗人和卡西人组成的邦西、南都与邻孟加拉国。面积约为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整个梅加拉亚邦几乎为群山环绕,由于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古代有个名叫西隆的神仙曾在这里修行,所以这片山地被统称西隆高原。最高山峰被为西隆毕戈。处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套南部,同卡斯山、柬迪雅山、迦洛山、米格尔山等山脉连成一体,最高处海拔5000英尺以上。东部是斜坡,有许多起伏不平的山峦。发源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经阿萨姆流到这里,再向孟加拉湾流去。东南季风从布拉马普特拉河套吹进山区,被西隆山所阻,随季风飞来的云彩便长期飘浮在这里,故取名为梅加拉亚。“梅加”即云雾“拉亚”即地方,意思是“云雾聚积的地方”

    行进在如此如梦似幻的山岭之中,每一个中国陆军第52山地步兵旅的战士都可以感受到一种世外桃源的境界。

    在第13集团军抵达西里古里的同时,此前假道尼泊尔进入锡金,顺利攻克甘托克的中国陆军第52山地步兵旅也奉命将防务移交给西藏军区的边防部队,与“老冤家”—第13集团军的第37摩托化步兵师再度携手向印度东北部挺进。虽然是并肩作战,但是两支部队所负责的主攻方向却各有侧重,第37摩托化步兵师主要担负着向东挺进,接管阿萨姆邦主要城市,策应“牙旗”数字化步兵旅以及各反政府武装的使命。而第52山地步兵旅则将向西隆高原进军,接管梅加拉亚邦的各主要城市。

    高原山岭地带的作战本来便是第52山地步兵旅的长项,而在这一次的行动之中,他们更可以获得了一些意外的帮助—为了向北京方面表达自己的忠诚,除了此前参与锡金战役的尼泊尔解放军之外,刚刚获得独立的锡金王国和一直以来倒行印度的不丹王国也各自派出了150名和1200名的皇室卫队与中国陆军并肩作战。“在梅加拉亚邦,女人往往才是一切的主宰。据说西游记里的女儿国便是以这里为原形的。”原本应该在各个山隘展开阻击的印度军队似乎早已抛弃了自己的职责,面对长驱直入的中国陆军,他们甚至连地雷都没有布设,在经过了最初的谨慎小心之后,大多数中国士兵的心情都放松了下来。大家一边行军,一边传播着从基层指挥官口中听来的趣闻。

    在印度的大多数地区,父母们都想生一个男孩子,女儿则常会被看做是“家庭的负担”但是在梅加拉亚邦,这种情形却完全相反,在这里不仅延续传承了千年的母系氏族文化—由女性来掌管家庭的财政大权之外,还规定了只有女儿才有权继承家里的财产,尤其是最小的女儿,可以得到家中最多的财产——因此也成为当地男子们求婚的重点对象,儿子们则一无所有。据说进入21世纪之后,梅加拉亚邦一些感到不平等的男人们组成了一个“男人解放组织”要求给予男人平等的权力。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个“男人解放组织”已经差不多面临瘫痪的状态,因为在梅加拉亚邦没有人将它当回事。“大家要小心不要被抢亲才好!”在向西隆延伸的公路之上,中国士兵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

    “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我们再作任何的努力,都不可能恢复新德里对东北部各邦的统治了。与其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个徒劳无功的方向上,不如思考一下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印度本土的安全。”作为一个老人,卡尔马特中将拥有着远远超过乔京德尔的冷静,毕竟在这场战争之中印度已经失去了取得胜利的可能,唯一可以作的只能是如何减少损失而已。

    如果将一个国家比喻成人的话,印度从诞生之初便是一个抵抗力先天不足的孱弱婴儿。从远古以来“印度”便一直都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并非一个国家概念。无数次的民族迁徙,使印度次大陆成为了一个亚欧大陆民族的死胡同。从雅利安人到突厥骑兵,无数的征服者在这里上演着从强悍征服到腐化没落的活剧。虽然从欧洲到东亚野蛮民族入侵的历史也曾在罗马帝国和汉唐文明的身上重演过,但印度最终即没有形成类似欧洲那样的群雄并起,也缺乏一个拥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基因谱系的真正主体民族足以同化大多数的兄弟民族。最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印度斯坦——这是亚洲规模的意大利在政治结构方面是同样的四分五裂。”正因为如此,印度人的“国家”、“民族”意识相对淡薄,种族认同、种姓认同和宗教认同却发挥着空前的作用。

    新德里的政治家们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来整合自己所创立的这个国家。过去庞大的体积以及不受控制增长的人口,注定了这个国家不能以默默无闻的方式在这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时代缓慢发展下去。于是从尼赫鲁开始,印度政府的领导人不一不选择了用一个强国的梦想来鼓舞,整个次大陆上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使用着不同语言的民众为着同一面旗帜而奋斗。但是这一梦想却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在贫乏的物资和无法公正的分配方式面前。,用对外扩张的冲动来保持这个国家最基本的向心力便成为了唯一可行的方式。

    在印度之前纳粹德国、军国主义的日本都曾经成功过,但是印度却显然无法完成这一自己能力之外的任务。因为其脆弱的基础产业和国民心理都无力建立起一支向外扩张的军队,甚至连保护自己有些时候能是那么的艰难。而这一点在强大的近邻—中国面前往往是最显而易见的。

    从1962年的那次较量之后,新德里的高层便不得不承认在强悍的中国陆军面前,印度陆军无论在任何方面都难以望对手的项背。特别是反应速度和组织能力上,庞大的印度陆军中大部分更是几乎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之上,增加国防预算的确可以购置起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但是军人的战斗意志和进攻精神却是需要无数的时间和鲜血从能艰难历炼而成。与中国陆军相比,印度士兵的士气总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而今天从锡金到西里古里的溃败更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人朝着巴特那方向挺进这倒或许是个好消息。”面对着印度东北部各邦的迅速易帜,卡尔马特中将根本没有感到丝毫的震惊,毕竟这几个邦的大多数居民从内心深处并不支持新德里的支配。中国军队的迅速接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这一地区出现混乱和人道主义灾难的可能。而中国陆军没有从西里古里直插加尔各答却多少让他有些意外。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卡尔马特中将便真的要感觉湿婆大神的眷顾了。虽然印度陆军第一集团军依旧拥有一支不弱的机动兵力,但即便配合上西孟加拉各邦陆续动员起来的第一线和第二线预备役力量,卡尔马特中将仍然没有信心可以挡住攻势正盛的对手,好在目前的局势似乎还没有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毕竟背靠着世界屋脊,即便是强大的中国陆军也会担心敌国的纵深过于暴露自己薄弱的侧翼。相信补给的压力已经在限制他们在边境交战中具有优势的兵力了。”如此充满自我安慰的言论显然缘于目前印度军方那糟糕的情报网络。由于失去了大多数高科技侦察手段,印度陆军对从锡金方向攻入本土的中国陆军的兵力一直处于昵想和猜测的状态。即便是在印度东部战区的司令部内,各方面传来的情报也显得扑朔迷离。

    “看来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把部队从孟加拉的泥潭里拉出来。如果在孟买的方向再进展顺利的话。印度这个国家或许还有一线生计。”在暂时缓解了正面的压力之后,卡尔马特中将开始将自己的目光转向自己祖国的西南部,此刻另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手握着4个集团军的印度陆军西部军区副司令—南德拉乔格中将此刻正在自己位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首府—甘地讷格尔,指挥这一场印度建国以来规模空前的“平叛”战斗。显然印度陆军在内战方面表现的远比外战内行。南德拉乔格中将所属各部队用了五天左右的时间进入各自的集结地域之后,便一直进展顺利。仅用了不到72小时,一线部队已经突破了马哈拉施特拉邦边境地区由邦武装警察构筑的防线,兵锋直逼讷尔默达河。面对着昔日战友强大的攻势,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部队不是望风而逃,便是主动站到“正义”的一方,一时之间虽然战火还有烧来,但整个孟买却已经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

    “我们必须稳定住民众的情绪,否则一定都将成为泡影。”在自己家族位于孟买的商业帝国核心内,塔塔集团的掌门人赖斯特。塔塔正与忧心忡忡的与马哈拉施特拉邦邦长克里须纳在电话中商议着对策。或许从内心深处赖斯特。塔塔并不想分裂自己的祖国,但是从他在印度西北的沙漠里见到那位自己命中注定的公主之后,他的命运便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单行线了。而此刻虽然局势已经危如累卵,但赖斯特。塔塔却依旧选择了留在这座城市里,为自己远在果阿的爱人分忧。

    “民众的情绪你让我如何去向民众们交代。是我们自作主张替他们选择了一条独立的道路,而代价不是繁荣和稳定却是无休止战争和苦难,当所有承诺的美好都不过是镜花水月时,请问谁还会愿意支持我们。”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克里须纳邦长的情绪显然也有些激动。毕竟他之所以投靠萨金娜所企求的不同是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而已,没有任何神圣的理由可以让他为这份事业献出更多。

    “湿婆军正在各地蛊惑人心,他们推翻我们在各地的政府机关,抢劫军火、伏击警察。或许不等新德里的坦克开过来,我们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阶下囚了。”克里须纳邦长此刻显然坐不住了,如果条件允许他真希望可以马上搭最近的一班飞机离开这座已经在末日边缘的城市。作为极端的印度教政治组织,湿婆军一直以来都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不过在新德里的统治之下,野心勃勃的他们只能依靠一些示威游行来进行“议会斗争”显然目前兵荒马乱的局面给了他们壮大的最好契机。

    “事情还没有恶劣到这个地步吧!我们手中还有2个师的军队在苏拉特一线阻击着新德里的军队。孟买城中还有数千名邦武装警察和我们塔塔集团的雇佣兵。”从加入萨金娜的组织开始,赖斯特。塔塔便不再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商人,虽然从萨金娜手中获得数十亿美金,让自己的集团度过了金融危机中的难关。但是此后的数个月里,他也几乎是散尽家财,将自己的家族集团中的每一个卢比都投入到了这场恢弘的“建国”大业中去了。甚至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由数千名雇佣兵组成的塔塔军团亲自参战。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支部队由于主要是在塔塔集团海外分部所在地—中东和北非地区招募的雇佣兵,所以其中不乏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甚至还有不少是巴基斯坦人。虽然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水火难容的局面,但是秉承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的原则,这支塔塔军团还是在仓促之间成军了。虽然穆斯林往往不是好的雇佣兵,但事实证明他们在打击湿婆军的行动中还是比较得力的。

    “完了,一切全完了。”正当赖斯特。塔塔在电话中鼓舞着克里须纳邦长的信心之际,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跌跌撞撞的推开了他办公室的大门。当看到那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脸时,赖斯特。塔塔立即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简短了和邦长敷衍了几句之后便迅速的挂上了电话。因为出现在他面前的正是塔塔军团的指挥官、他的弟弟—贾姆。塔塔。而他和他部队这些天来正在全力围困和攻打着依旧忠于新德里的孟买军港。此刻他如此落魄的出现显然预示着一个铁一般事实,战火已经烧到了孟买。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孟买一词来源于葡萄牙文,意思是美丽的海湾。500多年前由于对一个名为哥伦布的热那亚人的不信任,航海帝国葡萄牙在面对大西洋的探险之中远远落后于自己的老对头—西班牙人。为源源不断从新大陆输送来的财富深深刺激了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他一改曾经的谨慎和小心,动员其举国之力,任命圣地亚哥骑士团团长—斯科。达。伽马为舰队指挥官,踏上开辟东方航向,征服印度的道路。

    在东非城邦马林迪苏丹的帮助之下,达。伽马的舰队最终躲过了印度洋上那难测的风暴和暗礁顺利的抵达了印度西海岸城市卡利卡特,野心勃勃的葡萄牙人当时并不知道,早在近一个世纪前一支世界最为强大的舰队曾在郑和的率领下多次造访过这座在汉语中被称为“古里”的城市,不同的是葡萄牙人追逐的是抢掠和贸易所带来的高额利润,而古老的东方帝国所要的仅仅是荣誉而已。

    在利欲熏心的当地国王的默许之下,达。伽马在卡利卡特建立起了自己的商店,抛售从西方带来的新奇商品,同时收购香料和宝石。虽然在归航的途中葡萄牙人遭遇到了热病和坏血病而损失惨重,但是到达。伽马回到自己的出发地时,从印度带回来的胡椒和肉桂价值已经相当于他远征总花费的60倍。顿时整个葡萄牙都轰动起来了,因为很显然达。伽马所到达的才是真正的东方—是欧洲人想象中黄金遍地的地方,而不是哥伦布所发现的那个荒凉的新大陆,虽然带回来的东西不多,但却宣告了无数的财富正在好望角以东闪闪发光,向着葡萄牙乃至整个欧洲招着手。从此,印度混沌而保守的中世纪结束了,葡萄牙、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相继到来,将印度王公们平静而乏味的统治彻底的颠覆了。

    葡萄牙人顽强的挑战着印度洋上的风暴和数量上远比自己多的多的穆斯林的船队。利用卡利卡特和周遍的柯钦、坎纳诺尔等小城邦的矛盾,采取以印制印的手法,第二次来到印度时的达。伽马便一改自己以往的谦逊和仁和,他借口穆斯林大商人袭击葡萄牙人的商站,率领由20艘战舰组成的远征军,从东非到印度西海岸一路展开了惨绝人寰的杀戮。最终迫使曾经欢迎过自己的卡利卡特国王订立下了城下之盟,开始葡萄牙人在印度的长久统治。

    不过卡利卡特的商业地位很快就被另一个港口城市—果阿所取代。在第二任葡萄牙国王任命的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手中,葡萄牙人攻占了印度西南海岸另一个商业中心—果阿,并迅速将其建设成了葡萄牙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的中心,直到1961年才由印度政府收回。随后葡萄牙人在印度西海岸设立了一系列的要塞,确立了对这一带主要港口的控制权。从此,通往印度各地海岸的主要航道都处在葡萄牙人的控制之下。

    但是葡萄牙人却偏偏忽略了那七个连接紧密的岛屿组成的海湾,已经在果阿建立牢固统治的葡萄牙人兵不血刃便占领当时的孟买。但是却转手便当作了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彩礼,毕竟在苏伊士运河还未开通之前,前往印度对于一个欧洲人来说依旧是一件遥远而又危险的事业。英国政府于是也选择了慷慨的将这个地方作为奖品发给拓疆有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但是东印度公司却对孟买进行大规模开发改造。第一座深水良港开工兴建,围海造陆工程更把7座岛屿连成一片。到苏伊士运河通航之时,孟买已经成为了印度以及英国在整个亚洲的殖民地通往欧洲的必经之路。

    在整个英国殖民时代,孟买都被英国人视作为是维多利亚女皇皇冠上的宝石。他们在这里留下南亚次大陆半岛最为先进的铁路系统,留下一座座维多利亚风格的殖民建筑,从维多利亚火车站、高等法院、市政厅、孟买大学到威尔斯王子博物馆,孟买这座几乎是由英国人亲手缔造起来的城市里,几乎无处不能发现那个远去时代留下的痕迹。与这些昔日的辉煌相比,新德里统治的时代似乎并没有为这座城市增加更多的色彩,作为市中心的孟买南部至今仍保留着她当年那充满着英伦风情的古韵,而在这座城市的北部则是大片大片连绵数公里,由旧木料、帆布、塑料布和油毡搭建成的贫民窟。据说孟买有500万人还住在这样的贫民窟里,已经超过了挪威的总人口数。贫民窟很多都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致使到处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卫生条件十分令人担忧。最可怕的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混乱的旋涡,无数哭喊着妇女和儿童正在纷舞落下的炮弹中胡乱的奔逃着,在他们的身后是四处蔓延的恐怖火舌。

    “新德里的军队怎么会来的如此之快!”坐在由雇佣兵们驾驶的南非生产的rg-32m型装甲巡逻车内,赖斯特。塔塔的耳膜一边被车外那纷乱而恐怖的尖叫声刺激着,一边无奈的询问着自己胞弟港区方面的局势。“我也不知道,他们就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从今天凌晨开始便不断有满载着印度陆军士兵的船只冲入港区,数量多的就象回流的大马哈鱼一样。”此刻的贾姆。塔塔早已不复到处穿上军装时的不可一世,他的脸上写满了恐慌和疲惫。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倒在了奔驰的车轮之下。

    “刚刚接到消息,新德里方面约有2个师左右的兵力搭乘着征集来的民用船只,横渡了肯帕德湾在孟买沿岸登陆。”与此同时,在位于浦那的印度陆军昔日的南部军区的指挥中心内,维杰中将也在紧张的关注着孟买方向事态的发展。他一边拿着直通向位于萨金娜公主位于果阿寝宫的电话,一边注视着眼前那巨大的电子地图。肯帕德湾,旧称“坎贝湾”

    印度西部阿拉伯海岸的海湾。介于德干半岛与卡提阿瓦半岛之间,宽度在25200公里左右,长度为210公里。可以说是印度西部一条并不显眼的小海湾。长期以来,除了拥有可供开采的海上油田之外,并不为印度政府所重视。不过在权衡自身的国防态势时,南部自治邦联还是曾经认真的考虑过新德里方面横渡海峡直扑西海湾的可能性的。但是由于汉密尔顿公爵自信的作出了—“美国海军第5舰队将封锁印度西部沿海地区,迫使新德里方面不敢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冒险”的保证,使得维杰中将将更多的兵力布置到了北部的陆地防线之上。

    “我们在孟买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如此大规模的进攻。现在我们所能作的只有放弃孟买。您有在听我说话吗?”维杰中将此刻显然已经对拯救这座南部自治邦联手中最大的城市缺乏信心。毕竟作为南部自治邦联这个或许已经名存实亡的政治联合体的最高军事长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在孟买城内,敌我双方悬殊的兵力对比。几千名邦武装警察和雇佣兵要抵挡数万名正规军的攻击,这本来就是一场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此刻在电话中传来的却并不再是萨金娜公主以往那果断的声音,而是一阵阵若有似无的浅吟低哼,老于此道的维杰中将当然清楚这种人类最为原始的声音意味着什么。“难道说一直以来表现的纯洁高贵的萨金娜公主也是一个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欲女吗?”面对着始终保持沉默的电话那一头,维杰中将只能选择提前挂线。

    “不要住手。”好不容易放下电话,萨金娜第一时间试图用力挣脱背后那双熟悉的大手无休止的羞辱和亵玩。“怎么了?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你的身体却很诚实哦!听说汉密尔顿那个老家伙在你身上花了好几十万美金,让你用脱胎换骨的改变。不过好象敏感点并没有转移哦!”站在萨金娜的身后,留着一头杂乱金发的一个白人男子正用力将这个高高在上的“公主”顶在这间装潢奢华的房间墙壁之上,一边用自己的双手伸入那纱丽之中攻击着那一个又一个禁脔,一边用自己双唇紧贴着萨金娜的脸颊,用自己的呼吸、胡茬以及牙齿刺激着对方敏感的耳垂。

    “别这样我的王子我不喜欢这样。”虽然对方的手法是那么的娴熟,但是此刻的萨金娜却无法感觉到任何的欢娱。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早已将自己的灵魂牵挂在了另一个男人的身上。“不喜欢你什么时候用资格跟我说这样的话。不要忘记了,你根本就不是什么公主。你那个虽然高贵的家族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破产了,在好莱坞你不过是一个三流的演员,一个美国暴发户们跨下的玩物,一个婊子而已。”面对着自己面前这个女人的抗拒,谢里王子显然被激怒了。他用力抓起萨金娜的头发,将她拖着甩到那巨大而柔软的床上。“你给我听着,你永远都是我的女人。”谢里王子宛如放狂了雄狮一般将眼前这个美丽的女子压在了自己的身下。

    “我们的炮火完全无法封锁港湾,他们还在源源不断的冲上来。”此刻站在由自己的祖辈建设的泰姬马哈饭店高层临海的一间房间里,赖斯特。塔塔透过望远镜的镜头可以清楚的看来越来越多的船只正涌入孟买港的港区。这座曾在无数宝莱坞拍摄的电影中出现的饭店由一高一矮两座漂亮的建筑组成。是由塔塔集团的创始人于1903年所建。据说,当时看到英国人建的“华森饭店”的门口挂着“印度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而在一气之下修建的,挂上了不许英国人进入的牌子。直到后来“华森饭店”倒闭后,才摘掉了这块牌子。整座饭店的建筑风格揉和了伊斯兰、波斯和维多利亚风格,虽然不统一但却极其协调,加之建在海边,显得很有气势。这里也一部成为了独立后印度的精神象征之一,对孟买军港的围攻开始以来,这里也成了“塔塔军团”的主要据点和前沿指挥中心。

    “这一切从今天上午便开始了,最开始只有几艘船只靠了过来,我们也就没有在意,可是后来。”站在赖斯特。塔塔身后的是“塔塔军团”的实际指挥官—来自以色列的费尔斯中校。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以色列国防军造就了一批极具实战能力的职业军人。作为“塔塔军团”的实际军事指挥官,费尔斯中校显然远比对战争一知半解的贾姆。塔塔更能驾御自己麾下的这群战争机器。也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塔塔军团”从由一支乌合之众转变的象这一支真正的军队了。

    “我们缺乏重型武器吗?”站在厚重的窗帘背后,赖斯特。塔塔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艘艘民用的货轮正在缓慢减速,靠向码头。他同样清楚每一艘船的船舱里都装满了前来抓捕自己的士兵。“我们的重型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勉强可以够到他们,但是这样作的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我们将遭到对方更为猛烈的火力反制。”费尔斯中校的话显然不是推托之词,因为在孟买港内还停泊着多艘印度海军预备役的老式火炮型战舰,正是他们的火力一度以来令这座军港保持不失。

    “唯一的办法是组织死士用自杀式攻击的方式,撞沉一两艘货轮,以阻塞航道。”此刻的赖斯特。塔塔显然已经俨然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作为一个生长于孟买的商业巨子,赖斯特。塔塔当然清楚孟买港区的错综复杂,没有水平高超的引航员的指引,货轮在那窄小复杂的水域中安稳地停靠在预定的泊位上。而且孟买的码头不像其它港口那样坦直整齐,而是有点凌乱无规则。如果可以成功在港区之内用满载着烈性炸药的快艇撞沉几艘船只,那么至少可以延误对方增兵的速度。“怎么样?我们手下的穆斯林不是最擅长这种自杀式的袭击吗?只要有人愿意去,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赖斯特。塔塔的眼中猛的闪现出希望的火花。

    “穆斯林中不乏敢死之士,只是他们大多数时候为了信仰而死,而并非为了金钱。穆斯林并不是没有情感,不知畏惧的机器人,只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将伊斯兰的教义看的比生命更为重要而已。”面对着赖斯特。塔塔认真的表情,费尔斯中校却不得不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难道说我们只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吗?”港区内的印度陆军士兵已经在一点点的向外拓展着他们的登陆场了,面对着兵力远胜于自己的对手“塔塔军团”的雇佣兵宛如一道松垮的堤坝在封堵着汹涌的洪水。但是在猛烈的舰炮火力之下,他们支撑不了太久。甚至已经有数辆坦克被卸在码头之上。

    “我个人建议您还是尽快离开这座即将陷落的城市吧!”在自己顾主的面前,费尔斯中校只能提出这一最后的建议。“不!我绝不回离开这里,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的战场。”赖斯特。塔塔用自己的咆哮来回应着对方的建议,此刻并没有知道,这一切的努力不过只是为了一句他和萨金娜之间的承诺而已—“我会为你守护好这座城市—孟买。”

    “轰”随着从码头方向传来的一声巨响,一艘满载着印度陆军士兵的货轮竟在航道中央从船底部引发出了剧烈的爆炸。滚滚的浓烟和火焰瞬间遮盖了整个港区,折断的龙骨将这艘万吨级的滚装船分成了两半,无数的士兵努力的的向船头和船尾逃去,想在那里找到一个安全的所在,但是毁灭的面前无人可以被赦免,随着船头和船尾高高的翘起,这艘货轮最终无可避免的沉向了海底。

    “真是湿婆大神保佑啊!这应该是他们的士兵自己不慎引爆了弹药吧!”面对着眼前的惨剧,赖斯特。塔塔竟在一瞬间忘记了他们也是自己的同胞。竟拍手叫好起来。“不!如果仅仅弹药爆炸的话,船沉的不会那么快。我想可能这艘船遭到了武装蛙人的袭击。”“蛙人”一般是指利用水下呼吸器潜水的人员,有时也被用来特指各国海军之中的水下爆破队队员。实际上这是一种古老的海战模式,早在冷兵器时代世界各地的水上战斗中便不乏派遣水性高超的“水鬼”去凿沉对方舰艇的历史。

    而在第二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中更有多艘主力战舰在设防严密的港口内为蛙人偷袭得手,最近的一次战例是在1986年6月6日,在安哥拉纳米贝港,苏联政府征用的“奇尔科夫船长”号、“维斯洛博科夫船长”号货船和古巴“哈瓦那”号运输船被南非海军蛙人部队炸毁,这3艘船当时满载着为安哥拉军队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游击队运送的2。5万吨武器、弹药和食品。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安哥拉战争的结局。

    “我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只是一个花花公子,我很快就向你证明我比你那个什么塔塔要厉害的多,不仅是在那个方面哦!”在解决完生理的饥渴之后,谢里王子重新走到了自己的电脑旁。此刻在他的笔记本电脑里,一场以孟买为中心的战场已经全面的展开了。“我不会让这座由我们英国人建立起来的城市再回到印度人的手中。”谢里王子得意的喃喃自语,却忽略在屏幕中央的反光之中,一朵刚刚准备绽放的花蕊却已凋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