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 第116章 醉里挑灯看剑

第116章 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迈克尔杰克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统一江南。

    这时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赋役繁重,人民不堪征调,纷纷起义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毅然“鸠众二千”,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参与机密。

    为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与南宋军队配合作战,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耿京命辛弃疾和贾瑞等人奉表南归,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并让他们回山东向耿京传达南宋朝廷的旨意。

    但就在辛弃疾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的时候,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

    叛徒张安国、邵进等谋害耿京,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辛弃疾等人行至海州闻讯,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等五十人驰赴金营。

    当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等人出其不意袭进金营,抓获张安国,在五万金兵中带着张安国,摆脱追敌,急驰而归,献俘行在,后张安国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这一机智勇敢的行动,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正如洪迈所云:“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

    辛弃疾后来回忆这段少年时的壮举,感慨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辛弃疾名声大噪  。

    宋高宗任命作为“归正人”的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二十三岁。

    不久,宋孝宗即位,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重用主战派人士张浚,进行宋室南渡以来的第一次主动北伐。

    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由于主将之间的嫉功害能,导致符离大败,随后金宋签订“隆兴和议”。

    在此情况下,主和派势力又占了上风,但二十六岁的辛弃疾不为所动,向宋孝宗上《御戎十论》,客观地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以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议》,再次陈述他的抗金方略。

    辛弃疾希望以此唤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但是,在逐渐偏安成风的情况下,他的满腔热忱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经过深思熟虑的恢复中原大计如石沉大海,这使辛弃疾陷入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中。

    朝廷虽对北伐反应冷淡,但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颇有感兴趣。

    从乾道四年(1168年)年始,辛弃疾先后担任过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职,在平定了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之后,又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后历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

    频频的调动与升迁并没有使辛弃疾感到满足,他日夜渴望的是驰骋沙场,收复失地。

    但辛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

    后来,辛弃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地整顿、创置“飞虎军”等事,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淳熙八年(1181年)十一月被交章弹劾,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罪名,罢去他的所有职务。

    在被罢官时,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绍熙三年(1192年)至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出任福建提刑、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其间一度归朝任太府卿,又被劾罢官奉祠。

    同年夏,辛弃疾回到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1204年)差知镇江府,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

    嘉泰四年(1204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

    不久后,辛弃疾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

    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开禧元年(1205年)三月,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

    之后,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

    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回到铅山。

    一连串的打击使辛弃疾心力交瘁。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府赴任。

    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

    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身故之后,家无余财,仅留下生平诗词、奏议、杂着、书集。

    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

    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佑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

    辛弃疾这一生并没有大的作为,在官场起起伏伏,壮志未酬,在南宋这个背景下,显的十分悲凉.。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