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 读城记 > 广州市

广州市

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读城记 !

    广州是市。

    广州市很活很活。

    广州的活力让人惊异。

    用“生猛鲜活”四个字来概括广州,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些个性和风格虽然不能测定和量化,却可以体会和玩味,也大体上可以用几个字来描述和传达,尽管不一定准确。广州的个性和风格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北京的风格是“大气醇和”上海的风格是“开阔雅致”厦门的风格是“美丽温馨”成都的风格是“洒脱闲适”那么,广州的风格就是“生猛鲜活”

    广州是一个不知疲倦、没有夜晚的城市。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从什么方位(空中还是陆地)进入广州,都立即能触摸到它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它的勃勃生机。这种“生猛鲜活”是有感染力的。它能使你不由自主活蹦乱跳地投人到广州一浪接一浪的生活浪潮中去。因此,第一次到广州的人常常会睡不着,尤其是逛过夜市之后。广州的夜生活是那样地丰富,能睡得着

    广州确实是一个“不夜城”它似乎并不需要睡眠。而且,越是别人需要睡眠时(比方说冬夜),它反倒越是“生猛鲜活”因此,当历史在中原大地上演着一幕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时,它多少有点显得默默无闻。但,如果历史想要抽空打个盹,广州便会活跃起来。由是之故“生猛鲜活”的广州似乎只属于中国的近现代。

    的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广州无疑是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个重要角色。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差不多有半数左右是由这三座城市书写的。北京的一言九鼎当然毋庸置疑,异军突起的是上海和广州。广州的历史当然比上海久远。至少,它的建城史,可以上推至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秦代(其时秦将任嚣在今广州市中山路一带建城);它的得名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尽管那时的广州并非一城一市之名,但好歹州治是在现在的广州。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广州在“天朝大国”的版图上,还是一个极不起眼的边鄙小邑,是封建王朝鞭长莫及的“化外之地”再了不起也不过一个“超级大镇”而已。然而,随着古老的中国开始面对世界,走向现代,广州突然变得令人刮目相看。它甚至昂起倔强的头颅,向着遥远的北庭抗声发言,乃至举兵北伐。在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盘踞北京的时代,南海岸的广州和东海口的上海,轮番成为颠覆北方政权的革命策源地。后来,它似乎一度“退隐”了,只留下“广交会”这个小小的“南风窗”上海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继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则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省会城市。然而“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当上海成为“褪色的照片”而倍感陈旧落伍时,广州却重新显示出它的“生猛鲜活”而且势头正猛方兴未艾。在短短十来年时间内,以广州为中心,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先后崛起了深圳、珠海、佛山、顺德、江门、东莞、中山、南海等一大批“明星城市”使这块原先的“蛮荒之地”变成了整个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成为“淘金者”趋之若鹜的“金山”或“宝地”尽管这些新兴城市有不少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公共设施方面已经超过了广州,但广州毕竟还是它们的“老大”是它们的历史带头人和文化代言人。显然,要了解这个地区活力的秘密,还得从广州读起。

    更何况,广州自己,又有多少故事可说

    那么,让我们走进广州。

    一、怪异的城市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个城市,会更像广州这样让一个外地人感到怪异

    乘火车从北京南下,一路上你会经过许多大大小小城市:保定、石家庄、邯郸、郑州、武汉、长沙、衡阳等等。这些城市多半不会使你感到奇异陌生,因为它们实在是大同小异。除了口音不大相同,饮食略有差异外,街道、建筑、绿化、店面、商品、服务设施和新闻传媒,都差不太多。只要你不太坚持自己狭隘的地方文化习惯,那么,你其实是很容易和这些城市认同的。

    然而广州却不一样。

    改革开放以前,外地人第一次进广州,感觉往往都很强烈。第一是眼花缭乱,第二是晕头转向,第三是不得要领,第四是格格不入。你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于你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它的建筑是奇特的,树木是稀罕的,招牌是看不懂的,语言更是莫名其妙的。甚至连风,也和内地不一样:潮乎乎、湿漉漉、热烘烘,吹在身上,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如果你没有熟人带路,亲友接站,便很可能找不到你要去的地方。因为你既不大看得懂地图和站牌,又显然听不明白售票员呼报的站名。也许,你可以拦住一个匆匆行走的广州人问问路,但他多半会回答说“muji”弄得你目瞪口呆,不明白广州人为什么要用“母鸡”来作回答。即便他为你作答,你也未必听得清楚,弄得明白。何况广州人的容貌是那样的独特,衣着是那样的怪异,行色又是那样匆匆,上前问路,会不会碰钉子你心里发怵。

    当然,最困难的还是语言。广州话虽然被称作“白话”然而一点也不“白”反倒可能是中国最难懂的几种方言之一(更难懂的是闽南话)。内地人称之为“鸟语”并说广州的特点就是“鸟语花香”语言的不通往往是外地人在广州最感隔膜之处。因为语言不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一个人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被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所包围,他心里是不会自在的。幸亏只是“鸟语”如果是“狼嚎”那还得

    广州话听不懂,广州字也看不懂(尽管据说那也是“汉字”)。你能认出诸如“呒”、“(口甘)”、“(口既)”见过“(口者)”、“叻”、“(口岩)”之类的字就算你认识那些字,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些词。比方说,你知道“士多”、“架步”是什么意思你当然也许会懂得什么是“巴士”什么是“的士”但懂得“的士”却不一定懂得“的士够格”(决非出租车很够规格的意思)。至于其他那些“士”比如什么“多士”、“卡士”、“菲士”、“波士”、“甫士”、“贴士”、“晒士”1之类,恐怕也不一定懂。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极骨”前些年,广州满街都是“钅及骨立等可取”的招牌(现在不大能看见了),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广州满街都是骨科大夫,却又不明白疗伤正骨为什么会“立等可取”而广州的骨伤又为什么那么多?其实所谓“钅及骨”不过就是给裁好的衣料锁边,当然“立等可取”;而所谓“又靓又平”则是“价廉物美”的意思。然而广州人偏偏不按国内通行的方式来说、来写,结果弄得外地人在广州便变成了“识字的文盲”听不懂,也看不懂“真系(是)蒙查查(稀里糊涂)啦”

    结果,一个外地人到了广州,往往会连饭都吃不上,因为你完全可能看不懂他们的菜谱:猪手堡、牛腩粉、云吞面、鱼生粥,这算是最大众化的了,而外地人便很可能不得要领。至于“蚝油”、“焗”、“(火屈)”之类,外地人更不知是怎么回事,因而常常会面对菜谱目瞪口呆,半天点不出一道菜来。有人曾在服务员的诱导下点了“牛奶”结果端上来的却是自己不吃的“牛腩”其哭笑不得可想而知,他哪里还再敢问津“獭尿虾”

    更为狼狈的是,外地人到了广州,甚至可能连厕所也上不成。因为广州厕所上写的是“男界”、“女界”所谓“男界”是“男人的地界”呢,还是“禁止男人进入的界限”外地人不明所以,自然只能面面相觑,不敢擅入。

    于是,外地人就会纳闷:我还在中国

    当然是在中国,只不过有些特别罢

    1士多,买香烟、水果、罐头及其他零碎日用品的小商店。架步,比较固定的进行非法活动的地方。的士够格,唱片夜总会或有小型乐队伴奏的夜总会。多士,烤面包片。卡士,演员表。菲士,面子。波士,老板。甫士,明信片。贴士,小费。晒士,尺寸。

    的确,包括广州在内,远离中央政权的岭南,历来就是中原文化的“化外之地”

    有句话说:“千里同风不同俗”广东却是连“风”也不同的。大庚、骑田、萌诸、都庞、越城这“五岭”把北方吹来的风挡得严严实实,而南海的风又吹不过五岭。于是岭南岭北,便既不同风又不同俗,甚至可能不“同种”岭南人颧骨高,嘴唇薄,身材瘦小,肤色较深,与北方人在体质上确有较明显的区别。再加上语言不通,衣食甚异,这就难怪北方人只要一踏上粤土,便会有身在异域的怪异之感

    于是,在中原文化被视为华夏正宗的时代,岭南文化当然也就会被视为“蛮族文化”岭南人当然也就会被视为“蛮野之人”直到现在,不少北方人还把广东人视为茹毛饮血的吃人生番,因为据说他们嗜食活老鼠和活猴子,自然离吃人也不太远。即便不吃人吧,至少吃长虫(蛇)、吃蛤蟆(青蛙)、吃蚂蚌(实为禾虫)、吃蟑螂(名曰龙虱,实为水蟑螂),吃猫吃狗吃果子狸吃穿山甲,吃各种北方人不吃的东西。这就不能不使北方人把广东人视为怪异而与之划清界限。据说,当年六祖慧能向五祖弘忍求法时,弘忍便曾因他是“岭南人”而不肯收留,说:“汝是岭南人,怎生作佛?”谁知慧能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一句话,说得湖北人(一说江西人)弘忍暗自心惊,另眼相看,不但收留了慧能,而且把衣钵也传给了他。

    慧能无疑是使北方人对岭南人刮目相看的第一人。他得到禅宗衣钵后,连夜逃出湖北,回到岭南,隐居十几年,后来才在广州法性寺(原制旨寺,今光化寺)脱颖而出,正式剃度受戒为僧,以后又到广东曹溪开山传教。不过,慧能开创的禅宗南宗虽然远播中土,风靡华夏,成为中国佛教第一大宗,也使“岭南人”大大地露了一回脸,但他传播的,却并不是“岭南文化”佛教和禅宗的主张,是“众生平等,人人可以成佛”怎么会有“地域文化”的特征?我甚至相信,慧能的弟子们到中原去传教时,说的一定不是“岭南话一。

    岭南文化的真正”北伐“,是在今天。

    北伐的先遣军虽然是t恤衫、牛仔裤、迷你裙以及唱碟、雪柜等新潮商品,但让文化人最感切肤之痛的还是那铺天盖地的粤语。今天,在中国一切追求”新潮“、”时髦“的地方,包括某些边远的城镇,饭店改”酒楼“(同时特别注明”广东名厨主理“),理发店改”发廊“(同时特别注明”特聘广州名美容师“)已成为一时之风尚。(图二十四)在那些大大小小的”酒楼“里,不管饭桌上摆的是不是”正宗粤菜“,人们都会生硬地扣指为谢,或大叫”买单“。”打的“早已是通用语言,”镭射“、”菲林“、”派对“、”柏拖“等粤语音译或广东土著名词也颇为流行。一些内地传媒也开始频繁使用”爆棚“、”抢眼“之类的字眼,并以不使用为落伍、为土气。至于”芝士圈“、”曲奇饼“之类大人们不知为何物的食品,更早已成为”中国小皇帝“们的爱物。

    一句话,过去的怪异,已变成今日之时髦。

    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如今,广州人或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已越来越成为内地人们的仿效对象。人们仿效广州人大兴土木地装修自己的住房,用电瓦罐堡汤或皮蛋瘦肉粥,把蛇胆和蛇血泡进酒里生吞,大大地抬起了当地的蛇价。这些生活方式当然并不一定都是从广州人那里学来的,但广州的生活方式无疑是它们的”正宗“。总之人们的”活法“开始与前不同。除学会了喝早茶和过夜生活、跳”的士高“和说”哇“外,也学会了炒股票、炒期货、炒”楼花“和”炒更“,自然也学会了”跳槽“,”炒“老板的”鱿鱼“和被老板”炒鱿鱼“,或把当国家公务员称为”给政府打工“(广州人自己则称之为”打阿爷工“)。显然,广州文化或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文化对内地的影响已远远不止于生活方式,而已直接影响到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其势头比当年上海文化之影响内地要大得多、猛得多。如果说,上海人曾在全国造就了许许多多”小上海“,那么,广东人却似乎要把全国都变成”大广州“。

    似乎谁也无法否认,广州和广东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生猛鲜活“也最强势的地域文化。

    但显然,它又远非是”地域“的。

    以”挡不住的诱惑“风靡全国的广州广东文化,其真正魅力无疑在于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而不在其文化本身。人们争相学说粤语,并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发现粤语有多么好听;人们争相请吃海鲜,也并非因为大家都觉得海鲜好吃,何况内地酒楼的海鲜也未必生猛。人们以此为时尚,完全因为这个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成了国人羡慕的”首富之区“,这才使它们那怪异的生活方式和名词术语沾光变成了时髦。因此,是改革开放成全了广州广东,而不是广州广东成就了改革开放。可以肯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广州仍将只不过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南国都市,顶多和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南京、沈阳平起平坐罢了,尽管它有好看的花市、好喝的早茶、好吃的粤菜和好听的广东音乐。但,在二十多年前,有多少人真把它们当回事

    现在可就不一样普天之下,真是何处不在粤语文化的浸淫之中!毫不奇怪,人们对于有着经济优势的地域及其文化总是羡慕的,而文化的传播和接受又总是从表层的模仿开始的。当我们学着广州人穿t恤、喝早茶、泡酒吧,大声地欢呼”哇“时,我们不是在学广州,而是在学”先进“。似乎只要两指在桌上轻轻一扣,就成了服务员不敢慢待的广东”大款“,也就加入了现代化的潮流。看来,一种文化要想让人刮目相看、趋之若鹜,就得有经济实力作坚强后盾;而粤语文化的大举北伐并大获成功,则又首先因于这个地区经济上的成功。

    然而,改革开放在广东首先获得成功,又仍有地域方面的原因。

    1992年,邓小平在他著名的南巡讲话中曾感慨系之地说,当年没有选择上海办经济特区是一大失误。其实,这不但是时势所使然,也是地势所使然,甚至可以说是”别无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只有广东,才担当得起这一伟大实验的责任,也才有可能使这一实验大告成功。不要忘记,我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全面启动改革的进程是不可能的,以北京、上海为先行官也是不可能的。可以全面铺开的只有农村的改革,而可以并应该对外开放的也只有广东、福建两个省份。这两个位于东南沿海又相对贫困的农业省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一旦失败也不会影响大局,继续闭关自守却既不现实,也甚为可惜:港澳台的经济繁荣近在咫尺,咄咄逼人,而且放弃与之合作的机会,放弃对其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利用,也等于坐失良机。

    结果是众所周知的:广东闯出了发达和繁荣,福建则要相对滞后一点。比如同期成为特区的厦门,其经济发展速度就不如深圳(但厦门却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获得了成功)。究其原因,除台湾对厦门的作用和影响远不如香港之于深圳外,广东有广州而福州远不能和广州相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惜,这个因素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事实上,如果没有广州,仅仅只有香港,深圳也不会如此成功。因为特区的成功不仅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而广东文化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广州来创造和代表的。这是广州和北京、上海、香港、台北的不同之处。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并不代表华北文化、江浙文化、广东文化或闽台文化,它们有许多并不属于这些文化的个性的东西。北京、上海、香港、台北的文化,是超越于华北文化、江浙文化、广东文化或闽台文化的,甚至还有某些抵触之处(比如南京人和杭州人就不喜欢上海人)。广州却是深深植根于广东文化的。广东人现在可以不喜欢广州这个城市(太脏太挤太嘈杂),却不会不喜欢广州文化。事实上,广州代表的,是广东文化中现在看来比较优秀和先进的东西,然而福建文化中的这些东西却有不少要靠厦门而不是福州来代表。可以说,正是广州,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为整个广东地区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广州的秘密,比深圳等等更值得解读。

    广州,是连接过去(化外之地)和现在(经济特区)的中介点。

    因此,尽管它的”生猛鲜活“是属于现在时的,它的故事却必须从古代说起。

    二、天高皇帝远

    广州,从来就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无论中央政府是在长安、洛阳、开封、南京或者北京,广州都是一个边远的、偏僻的、鞭长莫及和不太重要的邑镇。如果按照周代”五服“的规格,它显然只能属于最远的那一”服“——”荒服“(天荒地老之服)。长江湘水之阻,衡山南岭之隔,足以让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视为畏途。李白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然而从长安到成都,实在比到广州近得多所以古人从未有过”粤道难“的说法,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到过广州,也不大想到广州。事实上,”蛮烟瘴雨“的岭南,历来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而只要想想十八世纪清廷官方规定的标准行程,从北京到广州驿站,竟要56天(加急为27天),则对于所谓”天高皇帝远“,便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想想看吧,将近一两个月的”时间差“,多少事情做不下来?

    广州距离中央政权既然有这样远的路程,那么,中央政府即便想要多管广州,在事实上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样,习惯了中央政府这种态度的广州人,当然也早就学会了”看一只眼不看另一只眼“,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自行其事,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

    这种文化心理习惯在改革开放时期就表现为这样一个”广东经验“:对于中央的政策,一定要用够、用足、用好、用活。具体说来,就是只要没有明确规定不许做的,都可以做,或理解为可以做。所以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提倡改革,允许实验,允许失败,中央对于许多地方许多省份,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广东人看着的是那只”闭着的眼“,福建人看着的是那只”睁着的眼“,上海人琢磨下一回”哪只眼睁哪只眼闭“,北京人则在议论”应该睁哪只眼闭哪只眼“。结果广东上去了,福建滞后了,上海在徘徊,北京则在不停地说话。看来,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非没有文化上的原因。

    广州离”皇帝“很远,离”外面的世界“却很近。(图二十五)

    广州临南海之滨,扼珠江之口,对于吸收外来文化有着天然的优势。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于南梁武帝大通元年在广州登陆,来到东土的。实际上,华南地区的出海口在晋时即已由徐闻、合浦一带移至广州。到了唐代,广州便已以中国南海大港而著称于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这时,广州已设立”蕃坊“,城中外侨杂居,其所谓”蕃邦习俗“,对广州文化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可以说,从那时起,广州人对于”蕃鬼“,便有些”见惯不怪“,习以为常。

    不过那时的中国,的的确确是”世界第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的文化,远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优越,尤其对于那时来华的”白蛮、赤蛮、大石、骨唐、昆仑“等国,就更是如此。总之,广州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是以中国文化的优越感为”底气“的。这也是广州与上海的不同之处。广州是在已有本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而上海则是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开放和吸收。而且,到本世纪初,广州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已大不如上海:广州进出口的吨位数只有上海的1/4,租界大小则只有上海的1/147。所以,上海的”西化“虽在广州之后,却比广州”彻底“和”地道“。上海除人力车夫一类”苦力“说”洋泾浜英语“外,一般来说只要肯学,英语说得都很好。广州人却喜欢把外来语言”本土化“,发明出诸如”打的“、”打波“之类”中外合资“的词语,或诸如”佳士得“、”迷你“、”镭射“之类中文色彩极浓的译名。广州给人的怪异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这些话语的”不伦不类“引起的。

    但这对于广州人却很正常。广州人的”文化政策“,历来就是”立足本上,兼收并容,合理改造,为我所用“。比方说,他们也用汉字,却坚持读粤音。当年,如果不是雍正皇帝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他们是连”国语“都学不会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发明了一大堆只有他们自己才认识的”汉字“。广州人对待中原文化的态度尚且如此,逞论其他?

    其实,这也是”天高皇帝远“所使然。

    所谓”天高皇帝远“,显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政府不大管得了,二是中央政府不大靠得上。管不了,就可以自行其事;靠不上,就必须自力更生。所以,广州人的自强精神和自主意识也就特别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州和岭南人民正是靠着自己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自己闯开了一条生路,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独创精神几乎已成为他们的”文化无意识“。任何人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广州的文化,从饮食服饰、建筑民居,到音乐美术、戏剧文学,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与内地大相异趣。自唐以降,优秀的岭南诗人,多能一空依傍,自立门户;而近代崛起的”岭南画派“,更是锐意革新,独树一帜。岭南画派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兼容西方摄影、透视等方法,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广东音乐则在运用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大胆采用外来乐器,于是便以其宽广丰富的音域和优美嘹亮的音韵深得人们喜爱,享誉海内外。

    实际上,即便广州普通民众的生活,也相当随意和注重个性。广州菜肴、点心、粥面品种之多,堪称中国之冠。除岭南物产丰富、粤人注重饮食外,要求”吃出个性来“,也是原因之一。广州人的穿着,更是五花八门。或讲面料,或讲款式,或讲名牌,或讲新潮,但更多的还是自己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穿,或怎么舒服就怎么穿,比如穿西装不打领带,穿皮鞋不穿袜子等(此为广州与深圳之不同处)。相反,穿得过于一本正经,在广州反倒会有怪异之感。一位广州朋友告诉我,有一天,他们单位一个同事西装革履地走进来,大家便开玩笑说:“你什么时候改卖保险“原来,在广州,只有推销员才会穿得一本正经,其他人都穿得随随便便。(图二十六)反正,在广州,衣食住行均不妨个性化。不过有一点则似乎是共同的,那就是总和内地不一样。内地人穿中山装军便服时,他们穿港式衬衫花衣服;内地人西装

    领带衣冠楚楚时,他们把西装当茄克穿。内地人早上吃稀饭馒头时,他们早上喝茶肩地人以”正宗粤菜生猛海鲜“为时尚时,他们却对川菜湘菜东北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外地人一进广州,就觉得这地方吃也好,穿也好,都怪怪的。

    其实说怪也不怪。广州既然是一个远离中原的地方,既然反正也没有什么人来管他们和帮他们,他们当然就会按照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而不在乎北方人说三道四。事实上,即便有”北佬“评头论足,广州人也既听不到又听不懂。即便听到了听懂了,也”没什么所谓“。广州人不喜欢争论而喜欢实干,而且喜欢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干。在广州人看来,北京人争得面红耳赤的许多问题,都是”没什么所谓“的。或者借用一个哲学的说法,都是”假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要说争不出什么名堂,即便争得出,也没什么实际效益。既然如此,争论它干什么?显然,广州人广东人的文化性格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改革开放的原则是”不争论“,而广州人也好广东人也好,都不喜欢争论。

    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广州或广东无思想。恰恰相反,在风云变幻天翻地覆的中国近代史上,广东有着”思想摇篮“的美称。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发出了震惊全国的声音,其影响极为深远。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个对本世纪中国的命运前途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一个出在广东,一个出在湖南,一个出在四川,而不是出在北京、上海,是耐人寻味的。事实上,广东不但出思想家,而且广东的思想家,不是革命者也是革新者,没有一个是保守派。这其实也正是广东文化或日岭南文化的特点,即”生猛鲜活“。生猛鲜活是和枯朽陈腐完全相反的。生就是有生命力,猛就是有爆发力,鲜就是有新鲜感,活就是运动性。生则猛,鲜则活。相反,枯则朽,陈则腐。这也正是一个古老帝国的古老文化可能会要遇到的问题。看来,岭南文化能够具有生猛鲜活的风格,或许就因为它”天高皇帝远“!

    广州与内地城市之最大区别,也许还在于其经济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这就是”政治“和”军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义。所以,重要或险要的地方叫镇,在这些地方设立郡邑或派重兵把守也叫镇。镇以军事而兼政治,城以政治而兼军事,故北京是”城“,武汉是”镇“。城讲”文治“,镇重”武备“,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广州却是另一种类型的城市。尽管广州建城很早,且有”羊城“、”穗城“、”花城“等等别名,但广州的城市性质,却主要不是”城“,也主要不是”镇“,而是”市“。由于”天高皇帝远“,也由于历代王朝对广州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广州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走的是与内地城市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道路。它不像”城“或”镇“那样着重政治和军事,却颇为重视商业和商业性的农业、手工业。早在汉初,它就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到唐代,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至宋时,则已成为世界著名港口之一。明清两代,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外向型农业、手工业基地,商品经济和海洋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口增多,市场繁荣,与海外交往频繁。据统计,乾隆十四年至道光十八年这90年间,外轮抵港多达5130艘。鸦片战争时,广州的进出口吨位数达28万吨(同期上海只有9万吨)。海洋经济带来的商业气息,给广州和整个岭南地区注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活力,造成了一种新的气象。与之相对应,整个珠江三角洲”弃田筑塘,废稻种桑“,成为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而广州则成为商品性手工业的中心,并以工艺精美而著称于世,有所谓”苏州样,广州匠“之美名。(图二十七)

    在商言商。广州既然是”市“,则广州之民风,也就自然会重财趋利。明清时有民谣云:“呼郎早趁大冈墟,委理蚕缥已满车。记取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可见亦农亦商、亦工亦商已成风尚,市场、价格、交易等等也已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至于经商贸易,当然也是广州人竞趋的职业。

    广州的这种民风,历来颇受攻击。但这些攻击,显然带有文化上的偏见。要言之,他们是站在“城”和“镇一的立场来攻击”市“。”市“确乎是不同于”城“和”镇“的;不论”城“也好,”镇“也好,它们都主要是消费性的城市,其财政开支主要依赖农业税收,部分依赖商业税收,生产者少,消费者多。即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为例,是年北京70万人中,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和士绅官员就有28万人,占总人口的40%。这些人不必躬耕于垄亩,叫卖于街市,自然可以高谈阔论于茶座,浅吟低唱于青楼,大讲”义利之辨“或”逍遥之道“然而”市“却是生产性的。什么叫一市一?”市,买卖之所也。“既然是买卖,就必须不断地买进卖出,才叫”生意“。不做生意,钱放在家里,自己不会生儿子,老板也不会有饭吃。因此,一个”市“,只要它一天不从事商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便立即会丧失生命,失去存在的意义。生意生意,有”生“才有”意“。这就必须”生产“。生产,才有饭吃。所以,”城“与”市“的文化性格往往不同,而城里的人和市上的人也多有差异。要之,城多静而市多动,城多雅而市多俗,城里的人多会说而市上的人多会做,城里的人多务虚而市上的人多务实。究其所以,大约也就是后者必须自己谋生而前者大可不必之故。

    于是,我们便大体上知道广州人为什么不喜欢争论,为什么自主意识特别强,以及广州为什么会有生猛鲜活的风格,而且总是和内地不一样就因为广州是”市“,是中国最老也最大的一个市场。上海也有”市“的性质。但上海主要是外国人做生意而中国人当职员,广州却是广州人自己当小老板。所以,当中国讳言”市场经济“时,以职员为主体的上海人很快就适应了计划经济,广州人血液中的商品经济因子却依然存在。结果,广州和广东人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上海人却费了老半天才反应过来。广州,毕竟是”老牌的市“

    三、广州是个大市场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州是个大市场。

    与上海一样,广州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也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些年头,甚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即便手上有一两个小钱,也是买不到什么东西的。那时,谁要想买点好东西,就得想办法到上海或者广州去。上海的好处是能买到国产的精品,广州的好处则是能买到不多的一点新潮的进口货,或者出口转内销的新产品,不过要用侨汇券或外汇券。外汇券是从1980年4月1日开始发行的,1995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现在已成了一种收藏品。那时,外汇券可是宝贝。有了它,就可以到友谊商店去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不过,外地虽然也有友谊商店,东西却没有广州的多;而在广州,使用外汇券也不一定非得在友谊商店,其他某些商店如南方大厦也可以用。所以,外汇券真正的用武之地还是在广州。1982年,广州的亲戚给了我们一点外汇券,我们捏在手里半天不敢用,在广州转了好几家商店,才给女儿买了一条裙子。总之,尽管上海和广州都是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购物天堂,但性质却是不一样的。上海更像一家自产自销的工厂,南京路、淮海路什么的不过是它的门市部;广州则更像一个讨价还价的市场,街面后的城市只不过是它的大库房。

    最能体现出这一微妙差异的是两条有名的街:上海的南京路和广州的高第街。90年代以前,外地到上海或广州购物的人,尤其是打算买点漂亮衣服或日用小百货的人,几乎都要到这两条街上去逛一逛。但细心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南京路上的商店主要是国营的,高第街上的摊档则基本是个体的;南京路上出售的主要是上海国营工厂的产品,高第街上卖的却不知是摊主们从哪里倒来的”进口货“。高第街是广州一条商业街,早在清代就颇有名气,当时主要经营日用品和工艺品,广州的女人有事没事隔三差五就要去光顾一番,因此又叫”女人街“。改革开放之初,它便更是领导着时尚领导着潮流,服务对象也不止于女人,还包括所有爱漂亮讲时髦的小伙子。80年代中期,高第街共有640多个个体摊档,出售各种新潮服装和化妆品、小商品,甚至还有从海外带来或走私进来的旧时装。满载着鼓鼓囊囊蛇皮袋的”雅马哈“出出进进,而喇叭裤、牛仔裤、t恤衫、幸子衫等当时的时髦服装,也就从这里走向全国。可以这么说,80年代初的中国人,是从高第街开始羞羞答答地改变着服饰,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

    时过境迁,现在的高第街已不像当年那样风光因为在广州,这样的街已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化,比如上下九的扣子一条街,大新路的鞋子一条街,康泰路的建材一条街,大南路的鲜花一条街,以及天河电脑城和海印电器城等。和二十年前相比,中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了,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也大不同于前。人们不再会去讨论诸如”喇叭裤能否吹响‘四化’的号角“之类的问题,牛仔裤和t恤衫也不再是”时髦女郎“或”问题青年“的专利。全国各地都有紧跟潮流的服装市场,犯不着再到高第街来凑热闹。现在,来广州的外地人多半要去的地方,是大沙头海印桥下的电器城。这里云集了1000多家商铺,是国内最大的家用电器集散地。其特点是价格便宜,品种齐全,但凡你听说过或想得到的家电,这里都应有尽有,而且保证是最新潮的。国外最新的家电产品刚一推出,这里就会立即上市。这也正是广州作为一个大市场的特征所在:反应敏捷,确保满足消费的需求。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广州不但有”新“,也有”旧“。追新的人可以去天河城。那里荟萃了jessica、courlor、eighteen、淑女屋等众多的名牌时装专卖店,其布局和气派已直追香港的太古广场或置地广场。怀旧的人则不妨去上下九。那里不但有永安百货、广州酒家、清平饭店和莲香楼等老字号,也有众多的不起眼的小”士多“。在上下九街道两旁的老骑楼下走过,老广州那亲切质朴的平民气息就会扑面而来。难怪这里会辟为广州第一条步行街的确,走在这条街上,你能找回许多关于老广州的记忆和感觉。

    逛上下九,最好能去吃一碗牛腩粉,或者吃一次下午茶。

    广州不但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也是一个”吃东西的地方“,要不然怎么说”食在广州“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全国各地都有好吃的东西,并非只有广州才是”食的天堂“。事实上,除”食在广州“外,也还有”吃在成都“、”吃在扬州“等说法。但在我看来,成都、扬州等和广州相比,还要略逊一筹。这不仅因为广州的菜肴和点心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做工精美、品味极高;也不仅因为广州人什么都吃,——”草原吃羊,海滨吃蟹,广州人吃崩了自然界“;还因为只有广州,才二十四小时都在吃。

    吃的节目是从早上6点来钟的”饮早茶“开始的。别看这时天还没有大亮,开设早茶的酒楼却已人声鼎沸。经过多年粤文化的普及,内地人都已知晓,所谓”饮早茶“并不是喝茶,或并不只是喝茶,而是吃点心,如虾饺、凤爪、肠粉、春卷、牛肉丸、马蹄糕,还有猪肝粥、鱼生粥、皮蛋瘦肉粥等各种粥类和青菜。老广州人是很看重早茶的,有”一盅两件叹早茶“的说法。叹,在粤语中是”享受一的意思。清早起来,在街上溜达溜达,然后走进酒楼,挑一张桌子坐定,即有小姐来上茶。再随便要一两样点心,便可以边吃边聊直到早茶收档,可真的称得上是“叹世界”(享清福)

    早茶一般10点左右收档。稍事整理后,午饭便开始广州人中午在外吃饭的不多,一般在单位吃食堂或在公司吃便当。因为下午还有事,所以中午饭吃得都比较快,也相对比较简单。2点一过,午饭结束,下午茶又开始午茶的内容形式与早茶没有什么两样,热衷者也多为老广州人。不过据我观察(不一定对),饮早茶的似以老先生居多,饮午茶的则以老太太居多。大约因为老先生早上比较有闲(中午要午睡)而老太太下午比较有空(早上要买菜)吧!忙完了一天家务的老太太,正可以在这时邀几位老姐妹,一起来“倾偈(聊天)

    午茶到5点便收档,接着便是一天中食肆最旺的晚餐。晚餐是广州人吃得最讲究最排场的一餐。因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惟有此时才可能相聚,而且时间有保证,能够尽兴,不至于被公务打扰。即便是应酬,也显得有诚意。因此一到华灯初上,广州的酒楼便人满为患。吃完晚餐,如果是老友相逢,则可能还要去饮晚茶。饮晚茶的,似以中青年居多。因为老先生也好老太太也好,这时都已吃完晚饭冲过凉,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搓麻将他们没有太多的精神和胃口来应付晚茶,而对于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来说,真正的夜生活这时才开始。酒足饭饱之后,可以饮至深夜的晚茶是很好的放松和休闲。朋友们正好促膝谈心,亦不妨找一两位小姐来随便坐坐,便会觉得一天的劳累有了补偿。

    如此一日三餐三茶之后,广州人”食“够了没有。深夜,可以说才是”食在广州“的高xdx潮,广州人称之为”去宵夜“。广州人原本就有过夜生活的习惯,近年来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宵夜的人越来越多,经营宵夜的食肆也越来越火爆。毗邻海珠广场的胜记大排档、沙面的新荔枝湾、珠江北岸海印桥脚下的西贡渔港,都是宵夜的好去处。每到深夜时分,这里便灯火辉煌,食客如云,热气沸腾,构成独特的”广州风景“。宵夜一直要开到凌晨6点,接下来便是新一天的早茶。这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餐饮接力赛,在内地尤其是在北方城市,不但罕见,而且不可思议。但这又恰恰是地地道道的”广州特色“。尤其是早茶、午茶、晚茶和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大排挡,最能代表广州的城市风情。因此有人说,只有终日流连于这些地方的主儿,才能真正体会”食在广州“的含义(新周刊1998年第5期安宁文)。

    还有一点也不可不提,那就是”食在广州“并不等于”食广州“,而毋宁说是”食全国“甚至”食世界“。在广州,只要有钱,没有吃不到的东西。海南文昌鸡、东北炖粉条、西安羊肉泡、成都酸菜鱼之类自不必说,法国鹅肝、德国红肠、韩国烧烤、日本刺身,也都绝对地道绝对正宗。广州,就像是一座应有尽有的大酒楼。(图二十九)

    其实,这正是市场的特点。

    市场是干什么的?有人说市场就是花钱和赚钱的地方。这话并不全对。应该说,市场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一部分人心甘情愿花钱,另一部分人心安理得赚钱的地方。因此,越是成熟的市场,就一定越能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广州的好处也正在这里。广州允许”摆款“(铺张),也宽容”孤寒“(吝啬),而且摆能让你摆个够,省也能真让你省下来。广州有豪华气派得让一般人不敢擅入的大酒楼、时装店、精品屋,也有遍地开花的摊点和大排档。在广州,花一万块钱买件衣服或者吃一顿不算什么,只花十块钱买件衣服或者吃一顿也很平常。那个在大排档吃牛腩粉的可能刚做完一笔大生惫,那个在街头买削价商品的也可能刚花40万买了一套房子。广州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也允许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活法。

    但有一点则大体上是共同的,即广州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怎样”食“,归根结蒂都是”食自己“。因此,倘若自己并无可”食“之处,那就谁也帮不了你啦!所以,比别的地方人爱吃会吃的广州人,往往也比别的地方人肯做会做。的确,”市“上的人,要比”城“里的人更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广州人有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叫”揾食“,也就是”谋生“的意思。”揾“即”找“,”食“要自己去”找“,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了”市“上的人,多半是自食其力者。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必须付出劳动、智慧和时间的事情。如果你不能为此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那么,对不起,你就只好饿肚子、喝西北风,或者用广州话说,只好”吊砂堡一

    所以,为了“揾食”广州人便不怕忙得“满天神佛”“满天神佛”是广州人的一句口头禅,意思是不可开交、难以应付。但广州人再忙,也不会说“忙死”因为“忙”原本为了“揾食”为了活得更好,怎么能说“死”?没法子,只好拿神佛来开开心,放松放松,调剂调剂。不过,神佛也帮不了太多的忙。温食,还得靠自己。

    同样,为了“温食”广州人便不惜把自己的时间也放进“锅”里去“炒”叫做“炒更”(也就是业余兼职)。落班放工以后,再打一份工,挣一份钱,辛苦是辛苦,可日子也就要好过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炒更”的过程,也就是品味时间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品味自身价值的过程。所以不少的广州人都乐此不疲。这实际上也是只有“市”上才有的文化奇观“城”里的人往往连想也不敢想(现在自然都已“见贤思齐”了)。在这里我们似乎又可以看出“城”与“市”的区别:“市”上的人要比“城”里的人思想更活胆子更大。你想想看,广州人连时间都能“炒”还有什么不能“炒”?广州人连“更”都能“吃”还有什么不能“吃”?但“炒更”也好“炒”别的什么也好,总归是“食自己”单凭这一点“吃别人”的人,尤其是吃着公款还要学着广州人在饭桌上扣指为谢以为摆谱的人,就没有多少资格来教训他们。

    一个辛辛苦苦在广州“温食”的人,当然也有资格“食在广州”其实,广州有那么多的“食府”和“食客”归根结蒂,就因为广州是“市”广州人的生活已经市场化商业化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的人,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把时间都花费在做饭洗碗之类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它们应该用于两件事情,一是“博”(拼搏),二是“叹”(享受)。实际上,广州人走进酒楼,并不完全是为了享受,不少人也是为了生存。因为“在广州,茶楼酒肆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进茶楼酒肆,是无法融入广州的商业社会的。许多信息是从饭桌上听来的,而要做成生意,喝茶吃饭更是少不了的节旷(新周刊1998年第5期周善文)。看来,吃饭有时也是找饭吃(揾食)。有多少人能够”食谷种“(吃老本)

    这就是广州,这也就是”市“。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的人,自然会有些他人以为怪异的地方。

    四、“市态”种种

    “市态”?有没有搞错?

    没错。广州是“市”广州的“世态”当然也就是“市态”(图三十)

    “市态”的特点是商业性。

    广州话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抵”抵,有忍受、忍耐的意思,如抵冷(耐寒)、抵力(费劲),抵肚饿(捱饿)等,但更多地还是表示“等值”最常用的,是表示“划得来”、“花得值”到酒楼美餐,吃得大快朵颐,叫“抵食”;到商场购物,买得称心如意,叫“抵买”;到歌舞厅夜总会娱乐中心潇洒一回,玩得兴高采烈,叫“抵玩”顾客满意,老板开心,看着大把的票子进账,心里暗叫“抵赚”会赚钱的也会花钱,会花钱的多半也会赚钱,这就叫“抵手”(能干、有本事)。如果没有赚钱的能耐,那就只有坐以待毙,大约也就只好叫“抵穷”(活该受穷)乃至“抵死”(该死)广州人的商业意识和价值观念,由此可见一斑。

    诸“抵”之中,最有意思的还是“抵锡”锡,也就是吻。都说爱情无价,广州人偏偏说有。价值几何?也就“一锡(吻)”而已。深深爱着你的人为你奉献一切,尽心尽力,总该有所回报吧?拿什么回报?黄金有价情无价,还是道一声“抵锡”吧!轻轻的一个吻,比什么东西和多少钱,都“抵”正如饶原生所说:“爱的奉献最需要爱的回报”(粤港口头禅趣解)。

    广州人还有一个用得很多的词,叫“睇数”它的本义,是结账、算账,而且主要指在食品店用餐后服务员来结算账目。比方说,一个人小赚了一笔,高兴了,要请朋友吃饭,便会说,呢餐我“睬数”!但是,一个女孩子如果不慎婚前与恋人暗结珠胎,那么,她的家人便会找到那男孩,说:你应该“照数”的!这就看不懂难道这种事情也要结账?原来,这里的“睬数”是“负责”(当然也包括“认账”)的意思。所以,广州人如果要表示对某件事负责,便会说:“我睇数!”“负责”要用“埋单”来表示,可见广州之“世态”确实是“市态”

    当然,广州人也不会什么事情都“睇数”的。睇,也就是看。一餐饭吃完了,服务员把单拿来请你付账,你当然要看看上面的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埋单”才叫“睇数”显然“睇数”不“睇数”要看“抵哈抵”(值不值)。“抵”就“睇数”;“唔抵”当然也就不“睇数”此外,也还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睇数”没有能力,却随随便便表态“我睇数”不是“赣居”(傻瓜、笨蛋),便是“大只讲”(空口说白话,说话不算数的人)。遇到这样的人,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还是自己设法去“埋单”为好。

    总之“睇数”是做人的准则,尤其是在一个讲究信誉、看重合同、尊重契约的商业社会做人的准则。诸如此类表现商业社会性质的广州方言还有许多。比方说,一个老姑娘,拖到三十出头了,还没有嫁人,便会被左邻右舍三姑六婆说成是“卖剩蔗”甘蔗被人挑来拣去,挑剩下了,当然不大容易再卖。其实老姑娘的不嫁,原因很多,并非一定是嫁不出去。倘若她根本就不想嫁人,则这些左邻右舍三姑六婆,便多少未免有些“八卦婆”(多管闲事的女人,又叫“八婆”、“八妹”)的味道再说,把“嫁人”说成是“卖甘蔗”也甚为不妥。不过,这句话,倒是十足的“广州话”广州四乡盛产甘蔗,而广州人又爱把什么都说成是做生意。

    最有趣的也许还是广州人的道谢。广州人道谢,叫“唔该”如果要加重语气,则再加一个“晒”字,叫“陪该晒”它不但有“谢谢”、“多谢”的意思,还表示“请”、“劳驾”、“借光”、“对不起”等等。比如“晤该借歪哟”(劳驾请让让),或“还番枝笔界你,陪该晒”(这枝笔还给你,多谢)。既然要劳驾别人帮忙,或谢谢别人的帮助,为什么还要说别人“唔该”(不应该)原来“唔该”(不应该)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小人”、“小店”和“小事”实在是“唔该”劳您老人家“大驾”或“唔该”被您老人家如此惠顾的。不过“唔该”归“晤”劳驾还得照旧劳驾。只不过自己得了实惠以后,道一声“唔该晒”就好

    显然,这里仍有某种商业气息在里面。因为所谓对方“唔该”(不该),其实是盖因自己“唔抵”(不值)。双方好像做了一笔不等价的买卖,当然要道谢

    请求帮助和表示感谢的人既然自己认为“唔该”(不该)或“唔抵”(不值),被感谢的人当然也不能表示受之无愧,而必须说“湿碎”或“湿湿碎”湿,也就是“湿柴”;碎,当然是“零碎”湿柴烧不着,零碎不足道,一声“湿湿碎”也就抵消了对方的歉意。这意思无非是说:我这一点点“小帮小忙”、“小思小惠”实在“晤该”(不该)受此重谢。那意思,就好像只卖了一碗白粥却收了十块钱小费似的。这样一来,双方当然都很体面,也都很高兴。所以,广州人在要请别人帮忙或受惠于人时,总要说一声“晤该晒”而对方也多半会说“湿湿碎啦!”

    这就颇有些像咱们“国语”中的“对不起”和“没关系”所谓“对”就是“面对”既然是面对,那就要有“面子”没有面子,就不能面对,也就会“错过”或“耽误”这就是“错误”所以,一个人,如果犯了错误,误伤了别人的面子,就要说“对不起”这意思是说,我原本也想“对”的,只是因为自己面子太小,想“对”而“对不起”接受道歉的人当然不能公然承认对方的面子“对不起”自己的面子,便只好说“没关系”也就是说,咱们根本就没有“面对”过,哪里存在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事情?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对话”了,自然还是“对得起”这样一来,当然大家都有面子。

    上述说法的共同特点,是贬低、自己抬高对方。这也是咱们的“国风”礼仪之邦,抑己扬人。不过“对不起”是贬低自己的“人格”“陪该晒”和“湿湿碎”则是贬低自己的“价格”因为所谓“湿柴”原本是指国民党政府垮台前发行的那种不值钱的“金元券”而“碎”则有“碎银子”之意。广州是“市”当然说来说去,一不小心,就总会说到“钱”上去

    看来,广州人和北方人一样,也是要念“面子经”的。只不过,北方人的“面子经”主要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广州人的“面子经”则更多了一些“经济学”的内容。

    广州人的“面子”有、个洋名儿,叫“菲士”亦即“血ce”(脸)。一个广州人,是不可以没有“菲士”的,就像不能没有脸一样。穿名牌衬衣著名牌皮鞋戴名牌眼镜,是为了“菲士”;把家里装修得像“星级宾馆”年节时婚礼上散发馈赠的“利市”(红包)涨鼓鼓的,自然也是为了“菲士”如果是未婚男女“相毗(相亲),或带”小蜜“到咖啡厅”蜜斟“(密谈),当然更要讲究”菲士“:地点须是”五星“,出人自然”打的“(有私家车则更好)。至于”家底“如何,则又当别论。不管怎么说,晤可以没晒”菲士“的。

    什么人最有”菲士“?自然是”波士“。”波士“就是领导者、负责人、老板、头儿、上司。这些人,颐指气使,说一不二,自然是派头十足,”菲士“大大地有。更何况,广州人的头脑里,既有传统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又有商业社会中的经济意识,对于既有权又有钱的”波士“(老板),当然至少是会客气得很。

    说起来,”波士“这个词,倒也一语双关,妙不可言。”波“这个词,在广州话中多半指”球“,比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但不包括网球、羽毛球、康乐球等)。所以,打球叫”打波“,看球叫”照波“,而球艺特佳者便叫”波霸“。如此,则”波士“岂非就是”球人“?饶原生粤港口头禅趣解一书说,港人最早使用”波士“一说,可能是因为老板的大腹便便而对”波“(球)产生了联想。这当然只不过是有意的”趣解“。因为”波士“是”波ss“的音译,意谓总经理、大老板、资本家,”波产则是“bail”的音译,不搭界的。

    不过,把老板(波士)看作“球场上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合适。因为商场如战场,战场亦如球场,都是群雄逐鹿心竞力争必须一“搏”的地方。同时,也正如饶原生所说,是“观众们的眼睛聚焦所在”所以亦无妨视彼“波”为此“波”况且,视商场或官场如球场,比起视之如战场来,总多少要让人觉得轻松一点。

    也许,这又体现了广州文化的一个特点,强调意念作用,讲究心理调节。它的一个极端的表现,就是所谓“意头”

    广州人的讲究“意头”在外地人看来,几乎到了“神经病”的地步。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固然要一择吉“,便是随便吃点什么东西,也要讲”意头“。广州菜肴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数不胜数,”意头“也就讲究得无奇不有。比如,发菜蚝豉叫”发财好市“,发菜猪手叫”发财就手“,发菜香菇叫”发财金钱“,这些菜在喜宴上特别受欢迎。至于猪舌谐音”赊“,猪肝谐音”干“(枯),丝瓜谐音”输“,苦瓜有个”苦“字,当然叫不得,于是改叫”猪利“、”猪润“、”胜瓜“、”凉瓜“。广州姑娘爱吃一种名叫”士多啤梨“的水果,外地人还以为是什么进口新品种。及至拿来一看,才恍然大悟:“不就是草莓“广州人一听这话,立马就会叫起来:“衰过你把口!乜‘霉霉’声“

    这就未免让人有动辄得咎之虞。事实上,外地人到广州,常常被告诫说话做事要注意”意头“。比方说,朋友结婚,断然不可送钟(终)、梨(离)之类,否则你花了钱还不落好。于是外地人只好苦笑:这算什么事吧!也有人说:投机心理嘛!还有人解嘲似地说:广州人反正”投资“、”投机“分不清。他们既然要”投资“,就免不了会要”投机“啦!

    对于广州人这种讲究”意头“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我倒是主张无妨宽容一点。好歹这种讲究并没有什么恶意。关键在于讲究者们自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是真信那玩意,而且信到”执迷不悟“的程度,当然是”迷信“,既可笑,又不必。如果只是表达一种愿望,说说而已,就没有什么非纠正不可的当然,其不宜提倡,也毋庸置疑,因为从人类学的角度讲,这无非是一种”巫术遗风“。都什么年头了,还信巫术

    事实上,广州人也并不认为”意头“就是决定一切的。

    广州有这样的话:“晤好靠撞彩”意思是要靠自己努力,不要靠碰运气。如果只想碰运气,那就会“望天打卦——没着落”“迷信”的广州人,居然会说出这么一句嘲讽算命先生的歇后语,想想真是好笑,却也并非没有道理。旧时广州算命先生多,而广州的天气又多变。没准那算命先生刚刚夺下海口,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就会把他浇成个落汤鸡。于是乎,丢了饭碗的算命先生,便只好“望天打卦”给老天爷算命所以,当广州人问起某件事是否落实时,往往就会诙谐地说上一句:“望天打卦“

    “望天打卦”靠不住,靠得住的便只有自己。

    所以,广州人极其看重一个“搏”字。中国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就说过:“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正是“广州精神”的一种体现。广州方言中有不少表现这种拚搏精神的话,比如“照杀”、“擒青”、“搞掂”甚至“搏硒老命”“搏晒老命”当然是“拚了老命”而“照杀”则是“下定决心”比方说:“呢件事几大都照杀”就是“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的意思。“下定决心”要用“照杀”这样“杀气腾腾”的词来表达,无非表示了一种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有此决心,当然也就能把事情样样“搞掂”为了“搞掂”哪怕鲁莽(擒青)一点,或被人视为一擒青“,也在所不惜。这是什么精神?当然是拼搏精神。

    有此精神,故广州人不怕”食头著“,也就是”敢为天下先“。事实上,广州和整个广东地区的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种敢于”食头著“的精神。许多内地人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广州人和广东人连想也不去想就做等到内地人醒悟过来,也照着广东经验来做时,其差距已不可以道里计。这,便正是”市“优于”城“和”镇“的地方。因为”市“是以经济活动为命脉的,而任何一个所谓”经济人“都明白,商战有如艺术,最忌讳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胜利的桂冠永远只属于敢于”食头著“的人。

    广州人敢于”食头箸“,也敢”炒鱿鱼“。

    炒鱿鱼,是粤港两地的流行语,现在已为国人所熟知。它的意思,就是”丢饭碗“。因为广州人炒鱿鱼多为炒鱿鱼卷而非炒鱿鱼丝。精巧的刀功加热油武火,鱿鱼片就会卷曲起来,颇似丢了饭碗卷铺盖走人之状。不过我们说广州人敢于”炒鱿鱼“,却不是指老板敢”解雇“,而是指员工敢”跳槽“,——”炒“老板或单位的”鱿鱼“。正如”个体户“最早出现在广州,”炒鱿鱼“也最早是在广州成为风气。当许多内地人还恋恋不舍于”大锅饭“、”铁饭碗“,不愿告别”单位“,担心可能”下岗“时,广州人早就在”跳来跳去“在今日之广州,至少有两件事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一是”炒更“,即业余兼职;二是”跳槽“,即另谋高就。也许,除深圳这个经济特区外,广州”炒更“和”跳槽“的人是最多的,空间也是最大的。在广州,换了职业换了单位,比换了老婆更不值得大惊小怪。没有人会在乎你跳来跳去,也没有人会指责你心无定性。对于生活在一个最大市场中的人来说,这和货物的出出进进、商品的花样翻新没什么两样,也和公司商店的关门开张一样正常。

    于是,我们在广州看到的,便不仅是”怪异“,更是”活力“。

    活,正是”市“的特征。因为所谓”市“,就是以商品的流通为存在依据的地方,讲究的就是一个”活“字。所谓”无商不活“,即此之谓。事实上,正是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造就了广州的”生猛鲜活“;也正是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成就了广州的”生猛鲜活“。请回想一下,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前,有谁感受到广州的”生猛鲜活“也就是感到怪异吧!

    问题是,这种活力究竟能维持多久?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为广州和广东感到担忧。

    已经有人指出,广州这个城市”总是起模范带头作用,而且每次都来势凶猛,但往往都是虎头蛇尾“(萧森林最说不清的城市:广州)。比如康梁维新和国民革命都是。北伐军从广州出发,浩浩荡荡一路乘胜前进,然而一打到上海,就没广州什么事这当然与广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有关,——远在南海一隅的”化外之地“岂能号令全国?但与广州的城市性格也未尝无关。广州的风格是”生猛鲜活“,而”生猛鲜活“者往往不能”深入持久“,就像短跑运动员并不适合跑马拉松一样。那么,这一回,再一次走在中国革命前列,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了个体户、乡镇企业、”三来一补“和”先富起来“经验的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上海和长江三角洲迅速崛起的今天,还能保持”生猛鲜活“的势头我们不免有杞人之忧。

    有人认为,在经历了20年改革开放之后,广州和广东作为”探险队“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作为”先行官“的特殊角色也即将结束。广东将归于平静和平常,广州也将重新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省会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话并不错。自古以来,就有”风水轮流转“的说法,何况是在这个”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时代?没有哪个城市应该总是成为瞩目的中心,广州也一样。但,每次都冲锋陷阵在前的广州,敢于”食头著“、敢为天下先的广州,以自己上千年商业传统为其他兄弟姐妹们”摸了石头“的广州,难道就该这样悄然退场?她难道就不该在这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时代,创造出一种更辉煌的新文化?

    因此,我们还想多说几句。

    五、多说几句

    广州文化要想走向大气磅礴、灿烂辉煌,并不容易。

    广州广东的崛起,无疑是一得天时(改革开放),二得地利(毗邻香港),三得人和(广东人原本就是”经济人“),但自身的文化准备却明显不足。不能不承认,广州文化也好,广东文化也好,基本上是一种褊狭的地域文化,而且受香港的影响太大(有所谓”香港打个喷嚏,广州就会感冒“的说法)。香港虽非”文化沙漠“,但香港高品位学术文化之微弱,也是不争之事实。同样,广州文化不如北京、上海之大气,恐怕也是不争之事实。随便举个例,一件名牌西装,穿在广州人身上,也许只能穿出阔气;穿在上海人身上,便可能穿出教养。穿衣尚且如此,更逞论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文化的建设毕竟是一件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不可能”生猛鲜活“地一蹴而就。历来只有经济上的”暴发户“,却从来没有文化上的”暴发户“。但如果没有文化的建设作后盾,则经济上的”生猛鲜活“又能维持多久,也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看来,广州是必须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城市文化建设问题

    城市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和市民的文化心态。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未能很好解决。但它又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海的经验就值得借鉴。上海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她的历史虽然很短,却能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大成就。正如一位美国政治学家所指出:“上海的显赫不仅在于国际金融和贸易,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上海也远居其他一切亚洲城市之上”(白鲁河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可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并不矛盾,而唯其两者并行,上海才成了众所公认的“大上海”

    在某种意义上讲,上海和广州有许多相似之处。比方说,它们都不是“城”而是“市”也就是说,都是靠经济建设“起家”的。而且,老实说,广州的文化条件比上海要好得多。上海毕竟是新兴城市。偌大一个上海,什么都不缺,却难得找到历史悠久意味深厚的文化景观。在这方面,广州比上海可就强多七星岗、五仙观、越王墓、石门泉、光孝寺、六榕寺、怀圣寺、先贤墓、海神庙、镇海楼,广州人说起来如数家珍。比起它们来,上海的城隍庙就太可怜但是没什么一家底“的上海人却比广州人干得出色,而广州人的得意之笔则是把文化也变成了商业。(图三十一)其代表作就是”花市“和飞茶”赏花和饮茶原本是广东人的一种文化生活,但一进广州,也就“入乡虽俗”变成了商业行为。这当然并没有什么不好,事实上它们还可以看作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成功范例。问题在于既然有本事把文化变成商业,那么,也就应该有能力把商业也变成文化。苟如此,则广州的文化岂非也就不让于上海可惜并非如此。

    也许秘密就在于上海是“滩”是一个移民城市。因此,它就没有广州那种根深蒂固的狭隘的地域文化偏见,也就能够不但以政治上的宽松氛围而且也以文化上的宽松氛围吸引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从而创造出独具一格又蔚为大观的“海派文化”所以上海人没有什么“乡土观念”而只有“社区观念”“乡土观念”是对封闭保守的“土著文化”的认同“社区观念”却是对开放兼容的“城市文化”的认同,这便正是上海人比广州人棋高一着的地方。

    确实,广州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就是广州人那种过分地以“纯种广东土著”为自豪的呆气。我们不否认广东人确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他们毕竟在历代王朝不那么关心过问的情况下,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确实在经济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如果竟把这些成功归功于自己乡土的“风水”或“方言”并自我陶醉到执迷的程度,就未免荒唐可笑和小气呆气可惜广东人似乎确有些这种呆气。据说他们当中某些老派的人物,在美国居留三代,还只会说一种被美国人讥为“破碎英语”的憋脚英语,不会说甚至听不懂国语,更不足为奇。这就与同为古代“百越文化区域”的福建厦门一带以说普通话为有文化、有教养的标志,实大相径庭;也与广州广东地区将要争取的历史地位大相矛盾。因为如前所述,一个城市的真正城市化水平,是与它的开放程度和兼容程度成正比的,其中,就包括语言的开放兼容程度。广州要成为“大广州”就必须创造一个与这一历史地位和光荣称号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这是广州走向全国的前提条件,也是广州容纳全国尤其是容纳全国精英人才的前提条件。更何况,不首先打破自己心理上狭隘的地域文化偏见,又怎么谈得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因此我以为,广州的文化建设,也许当从推行普通话开始。

    “点睇”(你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