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功了,父母对子女的培养投资有了回报。
因为有了前人的成功先例,所以很多长者劝年轻人从事神职,年轻人自己也愿意从事神职,认为上大学学神学,毕业从事神职是再好不过了。
从事神职的人比做其他职业更容易获得较高收入和享受较高社会地位。
当然宗教界也并非无可指责、毫无缺点,它是有污点的。
我希望政府、社会能及时做些事情改变这种状态。
首先必须极大地提高赞助人和年轻的神职人员的责任感。
也许国家政府可以制定个政策,只有当副牧师满七年才有资格提拔到收入较高并且管理较多教民的位置上去。
只有那些抛开世俗偏见、目标伟大、全心全意为上帝服务的人才值得上级的关注、敬重和提拔。
当然因为人性使然,我们并不能苛求所有年轻的神职人员都那么虔诚,只要在他们众多从事神职的动机中,有虔诚、卑微地为基督服务、献身的精神就可以了,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不高。
当然,年轻人因为没有经验,无法判断自己的人生地位,也不晓得传播宗教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清楚、坦诚地告诉他们宗教的社会意义。
不过我们除了宗教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和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外,其他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年轻人非常热忱地想传教,他的父亲在出手阻拦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不管怎么说,父亲有责任从长远角度向儿子说清楚一切,因为由于儿子年幼无知,很多东西他是无法理解的。
作为父亲你要告诉儿子当副牧师年薪只有一百镑,也可以说一镑八十五便士一星期。
你还要告诉儿子在宗教界工作很多年都是白干,最后到了该提拔的时候,上级还有可能说你干得不合格。
你还要告诉儿子他可能干一年就得到提拔,也有可能干了十五年之后才被提拔,或者更倒霉的是一辈子都得不到提拔。
你还要告诉儿子他越是一个人闷头苦干,越是无法交到朋友。
你要到处联系人,才能结交到文学界和学术界的朋友。
口才好、聪明的人可能最早脱颖而出,得到奖励、得到社会认可。
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运气的,就像买彩票一样。
很多副牧师辛勤工作多年连个提拔的机会都没有。
某个主教也许乐意出手帮他们一把,但要求帮忙的人太多了,主教也帮不过来呀!
国家贫穷、人口稀少副牧师得到的捐赠就少,国家富裕、人口众多副牧师得到的捐赠就多。
《圣经》认为基督徒有责任和义务供养传教士,基督徒们自愿出的捐赠多多少少会填补穷苦的副牧师们瘪瘪的钱袋抑或干脆空空的钱袋。
我必须说明的是,是有基督徒自愿捐赠,但英国国教并没有规定基督徒一定要捐赠,基督教徒们也没那么慷慨大度听从国教的号召,英国国教也没有设立副牧师赞助基金,因此副牧师的生活是很清苦的。
况且,副牧师们一般都长在温柔乡中,不谙世事,因此要特别注意抵御物质婚姻的诱惑和债务的圈套。
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之一就是应该根据明智原则发放由大法官执掌的国家公共赞助金,而不应根据大法官个人的喜好发放。
另外一个改进方法就是极大地扩大教士的工作范围。
国教不应该反对教士当内科或外科大夫,这样他们的收入就能多一些了。
当然最好还要调动社会力量,比如说建立教会医学院。
那些副牧师没有理由不从事知识性工作,开辟另一方市场,从事另一种职业。
我相信做帐篷是很有市场的,因为我们或早或晚还会投入战争。
战争可以洗清我们的罪恶,我们需要战争。
我们可以建立很多教会帐篷制作公司。
教士们有工作可做、有钱可赚,比陷入债务丑闻强百倍。
很多教士不同意我的建议,鼓吹基督徒应自愿捐赠,不过我看不出这个制度有什么好来。
我听说很多副牧师抱怨收入太低,他们的抱怨有凭有据。
很多作家都写文章、写书让大家了解了传教士们捉襟见肘的生活状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不止一点甜 小甜心 少年江湖物语 医见倾心:你好,实习生 国民系校草 不得往生 重耳传奇 笙笙喜欢你 你把风都变甜了 宝宝很乖,求表扬! 重返狼群二 金刚经 食荤者 大神别分心 草莓味的你 亲爱的,唐先生 余生 聂鲁达传 他在阑珊处 唐朝开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