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说 www.jinghezhi.com,最快更新唐朝败家子 !
果然不出所料,是为了虞世南的事情。
李泰欠身道;“虞公去世,大唐失去了一位柱国老臣,实在可惜。”
“是啊!”李世民叹道:“虞世南对朕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朕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廷上下,无复人矣!”
“父皇节哀,虞公八旬高龄,也算是寿终正寝;朝中大臣,天下才俊受虞公感召,定会涌现出更多能臣干吏的。”李泰说话很客气,小心翼翼劝道。
李世民悠悠道:“不过啊,朝中像虞世南这样忠直,敢于直言的大臣不多。”
“是!”
“重臣故去,朕在此间举哀,但虞家府上也需要祭拜,为示皇恩,青雀代朕去一趟吧!”
果然如此,闻听李世民这般说,李泰了然于心,点头道:“是,儿臣稍后便前去祭拜虞公。”
“你体胖,天气这般炎热,按理说不该让你辛苦这一遭,但总得去了皇子。承乾是储君不能前往,恪儿和佑儿不在长安,贞儿和雉奴年纪太小,唯有你去最为合适,你是年长的嫡子,走一遭也好彰显皇家恩义,明白吗?”
李泰毫不迟疑,欣然道:“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办好此事。”
“嗯!”李世民点点头,轻声道:“仔细说起来,你也该走这一遭,虞世南对你也算是有帮扶之恩。。”
呃……李泰一头雾水,低声道:“虞公对儿臣……青雀不大明白,还请父皇明示。”
“也是,这事你不知道。”李世民悠悠道:“可还记得去岁在洛阳,你为你母后修造佛龛之事?”
“记得。”
“当时工头背着你苛待工匠,祈福的好事险些弄出……”李世民悠悠道:“多亏了虞世南,他在伊水缅怀故人,正好看到,及时提醒朕。这才没有酿出麻烦。
若非虞世南提醒,早些查证整顿,传将出去,旁人定会诟病。你也会受牵连的,所以啊……你真该谢谢他。朕原本想晚些再告诉你,没想到时间不等人,未能当面致谢,而今前去祭拜一下也好。”
李泰听到这番话。脑袋里顿时轰的一下,有些空白,伊阙修造佛龛,工匠受苛待之事实虞世南告知父皇的?
竟然是他!
原以为这件事是谢逸所为,那日他去游伊水,自己和刘轩谈话时,谢杜氏刚好在附近放河灯,两者契合这才得出答案……
却不想……
竟然是虞世南,他也刚好在伊水岸边,那晚的话……兴许隔墙有耳吧。
巧合。一切都是巧合。
只是……
李泰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冤枉了谢逸。
谢逸没有坑害自己,那么他代表东宫的推理也便不合理,所以……都是自己想错了。
那么自己这大半年来的所作所为,竟然全都错了,至少初衷全都错了,至于结果,似乎……
似乎没有多少预期的结果,东宫依旧强势,谢逸毫发无损。只有自己生了一肚子闷气。
何苦来哉!
此刻李泰心里最大的感触便是这几个字,继而心中生出些许后悔来。先前自己把谢逸当作敌手,完全没有意义,三番四次坑害他更毫无必要。
最糟糕的是。没有将这位经年才俊笼络到自己麾下,没能为自己所用……
如果是以前,李泰不会在乎,自负的他更不会后悔。但见识过谢逸的能耐之后,自然另当别论。
这样的人才错过了当真可惜,何况是成为自己的敌人。尤其是谢逸与东宫闹僵之后,他越发希望谢逸能为自己所用。
三月间,皇孙李象的满月宴上,他已经释放过这样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所顾虑。
如今想想,自己的顾虑纯粹是多余的,魏王府可以释放更多的善意给谢逸,争取让他成为动摇东宫的急先锋。
此番也算是冰释前嫌,接下来该更好地笼络利用才是,只是不知道谢逸会不会领情……
顷刻之间,李泰心中波澜起伏。
李世民并不知道这些内情,见李泰有些失神,微微皱眉,随后关切道:“青雀,你没事吧?可是中暑了?”
“啊,谢父皇关心,不打紧,想来是天气有些炎热,儿臣微微有些恍惚,请父皇见谅。”惊醒过来的李泰连忙道歉。
李世民问道:“那就好,朕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李泰点头道:“明白了,虞公确实有恩于儿臣,于公于私都该去祭拜。”
“去的时候,顺便带些东园秘器,赐给虞世南为陪葬。”
“是!”
“嗯,听说这几个月你专心在府上编撰《括地志》,怎么也,可有进展?”说完了正事,李世民开始关心起儿子的近况。
李泰欠身道:“最近几个月算是刚开始,主要在搜集前代的地理典籍文稿,然后参详比对,确定《括地志》的编撰纲要,然后再详细考究查验,记录校对,最终编撰成册,估计要耗费两三年时间。”
“编撰一本典籍,耗费时间是正常的,你好好用心。”李世民叮嘱道:“另外啊,得空略微控制下体态,谢逸提过一个说法,朕担心你也出现风疾之症……”
“劳父皇挂心了,儿臣改日会去拜访谢学士,询问有关事宜,以作防治。”求之不得,李泰趁势找出一个光明正大与谢逸接触的机会,至于说些什么……魏王殿下尚未决断。
“好,问问他也好,雉奴这几个月经他照顾,身子骨强健了不少,想来谢逸还是有些办法的。”
李世民轻轻点头,只顾着儿子的健康,平日里更日理万机,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些微妙的关系。
“是,九弟确实比以前更壮实了,个子也长高了。”李泰附和一声。
“过几日,朕打算去九成宫住些日子,就不带你们去了,好好呆在长安编书,有空也协助你太子哥哥处理些政务。”
李世民道:“眼下朝廷并未设置京兆尹,长安和万年两县的有些事宜,你这个雍州牧多少该关注下。”
“是,儿臣遵旨。”李泰以为李二陛下去九成宫不带皇子,是为了避偏疼之嫌,但实际上……
李二陛下的实际想法,显然有些为君不尊……(未完待续。)